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李亚石好友:杨小肃、余运森

2012年04月01日 11:32:50  来源: 桂视国际网  所属分类:桂林电视人与龙脊  编辑:gltvs.com  阅读:   查看评论()

  【同期声】我想请问两位当时去拍摄龙脊这个记录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同期声】当时肯定,它那个地方当时就是没有电的。所以我们台里面,当时开了好几个车进去拍的时候,有三十四辆车吧。还是怎么样,就是到了一个地方就必须走路进去,到了大虎山那就必须走路进去了,而且当时是带了发电机去的。因为得充电,那个地方是没有电的,所以挑发动、抬发动。我当时记了一下帮我们抬设备的,抬发动机、抬汽油的。还有吃的,一堆东西,一共请了当地的农民得四十多个人,四十多个人。然后从下汽车那个地方翻过几座山走到小寨的时候,一共是走了6个小时还是7个小时,拿着东西,抬着东西蛮难走的。有的地方就是一个独木桥,现在当然都变成汽车公路了。原来有的地方就是一个独木桥,我记得他们那个北京来的那些录音啊、摄影啊,包括导演陈晓亲啊,还有那些场记,有一个女孩鲁晶晶也去了,到一个地方。看见那个路边有一个小小的一个棚、一个窝棚,就问那些当地人这个是干嘛的?他们就不说,后来我们再问他的时候就说,这个地方平时都是治安很好很好的。唯一出过一个人命案,大概是跟人家斗殴,最后被枪毙了,然后枪毙回来以后就不能拿进这个村子,就放在离村子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小窝棚,就放在那个地方。然后经过那的时候大家都吓坏了,那个地方就是停放这样的一个地方,再加上那个路,当时的时候,那种闷热,爬山非常艰难。结果后来一到那个小寨的当天,已经是天黑了,差不多天黑了,全校的小孩子们老师们都站在那条小路的两边在那欢迎,穿着那些红瑶的服装在那欢迎。那个时候潘能高他爷爷就是他那时候一个人拿一个炮仗,放鞭炮,这是他们一个习惯,就是来了贵客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因为桂林电视台也是第一次到那里,就不要说中央电视台更加是第一次到那里。

  【同期声】一个是当时我们两台机器陈晓亲一台,我一台,或者是老于跟我一台,陈晓亲自己一台,跟分别不同的对象在跟踪拍。李亚石当时摄影非常好,很善于拍我们桂北地区的梯田,民族村寨风情。然后他就在周围到处跑,早上一吃完早点就出去了,拿一个拐杖,背一个相机就出去了。有时候中午回来有时候晚上才回来。回来就告诉我们哪个哪个地方非常好,那个梯田绝对是世界一流这类的。我们当时因为集中在大寨跟小寨,到后面就开始拍外围,就根据当时李亚石选择的那些点,就把梯田的大环境拍出来了。后来才知道这些点都成为,田头寨、大寨、这一片梯田最经典的地方,就是他安排的这几个点。李亚石原来在解放军炮兵里面搞摄影,所以他命名的景点都是1号、2号、3号跟炮兵阵地一样的。实际上就是后面的摄影阵地。李亚石从根底上讲是蛮好的,在部队是从摄影干事干起来的。然后到地方,从宣传部干起来到我们第一任的专题部主任。他的纯在对我们是一个阵容真正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当重要。他一个是很敬业,对业务很精,第三个是对我们同事之间很敬重。专题部从前到后可以在广西来说有一定的影像,有比较好的纪录片跟专题片,跟我们这一帮人有关系。亚石在中间可以说是带我们过来的,他为了追求摄影技术的美感,起早贪黑是很正常的,不管春夏秋冬,早上在冷,冻得手都伸不出来那种状况,骑着摩托照跑。四五点钟起来六点到了观测点、摄像点,那就要等啊,抢拍抓拍。拍电视也是这样的,为了一个镜头,左移、东移、西移的,我们为了找一个好的点。俯拍也好仰拍也好,什么方位拍最好,所以我们这帮人就比较注重画面的美感。人家说专题部你靠什么来作为桂林台的支柱。那么就靠一帮人,敬业精神,对业务比较精益求精,这就是专题部延续下来的比较好的一个传统,从亚石那时候开始的。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