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11月2日在南宁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广核防城港核电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两台机组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是我国西部首座核电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首座核电站。
据测算,防城港核电一期工程2台机组投运后,每年可为北部湾经济区提供150亿千瓦时安全、清洁、经济的电力。据广西能源局副局长麦贵富介绍,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防城港核电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4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8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约19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新增3.25万公顷森林,对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北部湾经济区电力供应发挥积极作用,让广西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对于公众关心的环境影响问题,麦贵富说:“防城港核电站建有完善的放射性气体、固体、液体废物的处理设施和严格的环境监测体系,不仅核电站自身有监测,自治区政府也有独立的监测。”
据防城港核电公司副总经理周建平介绍,核电站的环境监测数据等均可以在防城港核电公司的官方网站“核与辐射信息公开网页”进行查询,公司每个月会更新各类环境监测数据,而核电站运行过程中发生的0级及以上运行事件,在确认后2个工作日(节假日72小时内)会在网站上向公众公开。
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周建平介绍说,防城港核电项目厂址是从广西沿海地区众多备选厂址中优选出的核电厂址,厂址附近地壳安全稳定,不存在产生强烈地震的地质结构。防城港核电站的抗震级别上被设计成为在7级地震烈度时可保持安全运行,8级地震烈度时可确保安全停堆,9级以上地震烈度时不会向外界大规模释放放射性物质,可确保多重自然灾害迭加的极端情况下核电站的安全。
那么,防城港核电站是否会受海啸的影响?周建平解释说,防城港核电站所在的北部湾海域属于边缘海,海水深度在200米以下,难以形成大规模海啸。核电站设计时考虑了海啸增水对电厂运行安全的影响根据我国沿海发生最大海啸和风暴潮的最大值,采用了包络设计(取最大值),公众可以放心。此外,防城港核电站设计并建立了国内首个采用隔振技术的核电厂应急指挥中心,大大提升了核电厂事故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