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退伍老兵整理400万字资料 还原“刘伯承工厂”史实
中新网长治7月25日电 (记者 李新锁)在解放战争的战火纷飞中,见证过中国军工发展重要一页的“刘伯承工厂”诞生于山西东南的太行山腹地。时至今日,长治城区年逾六旬的退伍老兵王祥生,凭着对历史负责的执着整理出400万字资料,逐渐还原了那段尘封的历史。
退伍老兵证实诸多“军工第一”
坐落在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塔岭山脚下的“刘伯承工厂”,是我国唯一以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兵工厂。此前,由于时代的原因和军工行业的机密性,它的历史鲜为人知。直到王祥生的出现。
从2011年起,王祥生走遍大江南北,遍寻军工后辈,搜集各类军工书籍、资料150余本(册),整理资料400多万字,拍摄视频、照片3000余条。此后,在这个鲜有人涉足的领域,王祥生考证出诸多“长治军工第一”。
王祥生说,诸多史料、遗迹证明,我军历史上第一门一五零毫米重型迫击炮诞生于此,太行山冶炼出的第一炉钢水也出自这里。
在长治城区“刘伯承工厂”旧址,青砖灰瓦的旧式厂房风貌初现。展厅内,各式军品、武器饱含着历史信息。
对于每一件展品,王祥生都如数家珍。“这是从农村收集的兵工厂使用过的简易车床;这几口大缸是1942年八路军化学厂做硫酸蒸馏塔使用的”,王祥生说,之所以对长治军工情有独钟,多少和自己的经历有关。
1975年,19岁的王祥生服役于海军航空兵部队。退伍后,王祥生先后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雷厉风行、踏实严谨的军人作风始终如一。
2011年,有媒体在城区采访时,无意中得知王祥生撰写的《天脊上的古城》一文中提到的“刘伯承工厂”,遂建议他深度挖掘兵工厂的史料。恰巧,当地政府有意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修复“刘伯承工厂”。
六旬老人7年恢复“刘伯承工厂”历史
王祥生由此进入这一领域,历时7年挖掘、梳理,重现历史。
然而,摆在王祥生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无迹可寻。王祥生从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入手,搜寻多时竟没有一本有关八路军太行军事工业生产的史料,即便是在长治市史志资料中,也未发现有关长治军工的详细历史记载。
面对这种现状,王祥生从零开始,跑档案馆、泡图书馆,从浩瀚的史料中寻找蛛丝马迹。然而,这种工作犹如海底捞针,有时为了查找一条线索,他在图书馆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有些书籍遍寻不着,他就托亲戚朋友从北京邮回来。
如今,王祥生家的书橱、地下室里堆满了从各地淘来的军工书籍资料。与此同时,王祥生到兵工厂旧址附近的村子里寻访当事人,哪怕只有只言片语,他都赶紧记下。
近几年,王祥生积极参加红色军工文化座谈会、联谊会,结识了不少兵工厂的后人,从中搜集第一手资料。更为难得的是,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学会上网,每晚七点到十点雷打不动地查资料、伏案写作。通过网络,他遍寻兵工厂的老工人、红二代,经过细心梳理、反复对照,兵工厂的发展史渐渐清晰起来。这几年,王祥生从“刘伯承工厂”开始入手,逐渐扩展到整个太行军工发展历史,先后编纂、整理了《八路军总部军事工业沿革示意图》《晋冀鲁豫军区军事工业沿革示意图》《长治城区红色遗址追寻》等。
王祥生说,“刘伯承工厂”是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二厂,其前身是八路局总部黄崖洞兵工厂一所二分厂,后辗转搬到现址。
1947年初,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前线对弹药需求增大。在此背景下,晋冀鲁豫军工处决定采用创建“刘伯承工厂”立功竞赛的形式鼓励军工人努力工作,随即在所属19个兵工厂开展军工生产竞赛。
史料记载,当时的军工生产条件奇差,“军工处技术研究室及三个化学厂均无一架完整供化验用之天秤,其它仪器药品更是一无所有。如九厂炸药,每出一批后,即凭耳朵听爆炸声之大小以掌握质量。”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晋冀鲁豫军区兵工二厂创造了诸多奇迹。1948年的4月,晋冀鲁豫军区授予兵工二厂唯一的“刘伯承工厂”荣誉称号。1948年的5月1日,时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亲笔题写了“刘伯承工厂”厂名。
王祥生认为,研究历史就要尊重历史、还原史实,经得起推敲。为了找寻曾经的旧车床,他多次走邯郸、跑天津,打探了多家钢铁厂,终于在一家旧货市场找到了兵工厂的旧车床;为了搜寻兵工厂制造的武器,他几次三番走进黎城、平顺等地的大山深处,发现多口熬硝用的大缸和空炮弹壳。凭着这种执着,他从北京收集到了老军工制作的模具,借到了第一任厂长刘贵福的办公桌、照相机等旧物,还收集到不少珍贵的老照片。
王祥生说,在常人看来不起眼的小物件,在他那里都是宝贝。
地方政府推动红色遗址开放
如今,“刘伯承工厂”旧址已成为国家级“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其对外开放。
作为见证者,王祥生说,越是对这段历史了解深入,就越会被当年的人和事所感动,越来越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探寻、去传承。有生之年,我会继续探寻他们,让更多的红色遗迹得到关注和保护,让更多的后人了解那些过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