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创作记

2018年11月05日 09:38:00  来源: 广西新闻网  所属分类:国内新闻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融媒时代历练“四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创作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宋春风 黄 俪 郑柳芩 梁雨芃

  今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首设媒体融合奖项。广西日报创作的融媒体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丨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以下简称《突围记》)在评选中荣获中国新闻奖融媒体短视频项目一等奖。这是广西记协报送本届中国新闻奖作品中获得最高荣誉的作品。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突围记》一稿,堪称我区新闻工作者历练“四力”、增强舆论引导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说起《突围记》的创作过程,可谓跌宕曲折。作品通过3个短视频,记录了这样的经历:2017年8月,柳州杆洞乡因洪灾成为通信、水、电中断的“孤岛”,广西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一度在灾情中“失联”数十小时,仍坚持在风雨中用手机拍下当地乡镇干部组织营救、自救的视频画面,并不惜冒生命危险穿越40处塌方,两次突围发回新闻视频。广西日报后方新媒体接到素材后迅速反应、及时介入,形成高效运作的融媒体报道机制,通过综合相关事件背景信息,融合前方传回的图文音视等素材,运用网络语言将短视频精心编排成为一篇记者突围险境的新闻故事。

  一篇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如何获得中国新闻奖最高荣誉?关键是在广西日报社委领导指挥下,报道“两条主线”并行——一是记者深入灾情一线,采写最新、最真实的新闻;二是融媒体搭桥,前后方联动、报网微端联动,第一时间用全媒体形式送出一线消息,回应社会关注。这“两条主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最终形成一篇有温度、有深度、有跨度的优秀新闻报道,成为集体全方位协作打造的融媒体新闻佳作。

  《柳州融水突围记》受到评委们的一致青睐,原因还在于新闻类短视频的五大特征“新、短、快、实、美”在该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视频中没有炫目的制作技巧,没有字正腔圆的播音语言,虽然画面出现一定的抖动,却成为对新闻现场最真实的记录、最生动的表达。这使得该作品脱颖而出,在全体评委投票中高居榜首。

深入一线 用真实故事打动人

  2017年8月12日清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突发洪水,网上开始流传当地被汹涌洪水袭击的小视频。接到线索,汇报报社领导后,广西日报柳州记者站站长谌贻照背上行囊立即踏上了从柳州赶赴杆洞乡灾区的路程。驱车8小时抵达后,谌贻照第一时间在广西日报柳州站官方微博发出了杆洞灾区灾情和当地干部群众抢险自救的图文消息。但很快,乡里通信又中断,谌贻照和杆洞乡自此开始了与外界长达十多个小时的“失联”。

  其间,杆洞乡爆发更猛的第二次山洪,当地电力、交通、通信全部中断,成为“孤岛”。作为一名新闻人、一位记录者,在涨水的河边、在被淹的楼房上、在内涝的乡村街道上……谌贻照冒着生命危险,坚持用手机和相机将一幕幕现场画面全部拍摄了下来。

这些素材,后来成为《突围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天时间里,为把灾区的情况尽快向外界传递,及时争取救援、帮助灾区群众脱险,谌贻照两次从杆洞“孤岛”往外突围。

  第一次,因道路多处塌方,一路上不断有泥石砸下,他艰苦跋涉了近8个小时,失败而归。

  第二次,谌贻照把设备留在老乡家,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带着两台手机和充电宝继续往外突围。他越过40个塌方区,躲过多处高山滚石的危险,蹚过湍急的山间洪流和泥泞……最终,见到前来接应的救援人员。

  抵达在山乡客栈,谌贻照没有片刻休息,就开始了短视频的整理制作,在画面中配上了简洁的文字后,迅速发回给后方团队。

  通过这些视频画面,社会各界第一次看到了在风雨中坚守的杆洞乡:大雨滂沱中,山洪暴发袭击杆洞街,险象环生;基层干部火速投入抗洪抢险,组织群众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当地村民在杆洞乡政府的组织下,对被困在河边旅社里的15名游客实施紧急救援……正是这些从一线拍摄回的最真实的画面,打动了无数网友和读者。

  融媒发力 定格基层干部好形象

  谌贻照在一线坚守之际,报社分管领导亲自指挥,后方融媒体机制高效运转。新媒体团队早在强降雨开始之初,就进入“战时状态”,持续在广西日报移动端的各平台上对雨水灾情进行全天候的滚动报道。在谌贻照“失联”期间,新媒体部客户端组、微信组、微博组与广西日报全媒体采编中心、通采部、农业部等采编部门通力协作,在广西最权威的主流媒体移动平台上,为全区的读者和网友们密集地发出了各地最新、最全面的灾情及应对情况。

  广西日报多路记者在一线采访,新媒体团队每个平台小组安排了具体对接人,每天20多个小时,每班轮岗人员全神贯注,不错过任何一个前方传回的有用信息。万事俱备,就差杆洞乡的关键消息。

  终于,再次“浮头”的谌贻照发回了“孤岛”杆洞乡的现场文、图、视频等素材。激动之余,新媒体团队在极短的时间里充分消化所有素材信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娴熟的新媒体操作技能,将一篇情节跌宕、内容解渴、信息实用、立意深远的融媒体精品制作出来,让一线记者传回的信息能及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递出新闻的最大价值。

  这篇融媒体作品,不仅是杆洞乡基层干部积极组织自救的故事,也不仅是谌贻照一个人的采访冒险故事,更是广西千万个像杆洞乡的基层干部一样,坚守在灾情一线的故事。它也是众多不惧艰险,勇敢用镜头奋战在一线,以及在后方坚守岗位、锐意创新的融媒时代新闻工作者们的缩影,是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次厚积薄发,是媒体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报道一经发布便引发强烈反响和关注,由于灾情及时准确的传递,搭建起杆洞灾区与外界沟通桥梁,大大加快了救援进度。该篇报道覆盖微信、客户端和微博等平台数百万网友,成为新华网等央媒及柳州日报等地方媒体对暴雨灾情的权威来源,获大量转载。

  守正创新 传播广西好声音

  践行媒体融合,无论传统媒体、新兴媒体都要守正创新,要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广西好声音,让宣传思想战线成为先进理论的“麦克风”、改革发展的“推进器”、社会意见的“黏合剂”、公序良俗的“风向标”,更好地发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的作用。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广西日报乘势而上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牵头建设了“广西云”融媒体生态系统,抢占传播制高点,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在多个重大题材报道以及日常新闻传播中,制作了一批产生强大影响力的融媒体产品。广西日报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编队伍也从“相加”迈向“相融”新阶段。

  “写得了大稿,编得了微博,剪得了视频,出得了镜……”这对广西日报社的采编队伍来说,已是常态。融媒体时代,我们深知,新闻人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成长为本领过硬的队伍。只有如此,才能厚积薄发,在关键时刻打胜仗!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