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桂林市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就2018年以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情况向媒体做出通报。
2018年10月,自治区下文规定将国家17种抗癌药纳入我区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支付范围和我区“各种恶性肿瘤”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范围。截至目前,桂林市三级公立医院已在临床累积使用12种抗癌药物,惠及308名患者,使用金额达387万元。2016年12月全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2018年全市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不含中药饮片)占医疗收入的比重为27.8%,较改革前下降了7.85个百分点。
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发展,开展远程医疗服务4896例,较2017年增加了5倍。县级医院通过与三级医院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心电诊断,极大地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了群众就医的便捷性,减少了间接就医的成本。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4.38%,同比提升3.14个百分点,实现了贫困人口全覆盖,落实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
推动信息化建设,创新“互联网+医疗”新模式。有序推进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已实现一卡在全市范围内医疗机构的就诊使用,解决群众在不同医院持不同就诊卡就医的堵点问题。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在17个县区应用,使用率达95.28%。做好慢病信息化试点工作,完成城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分级诊疗及慢性病管理建设项目。加强公众健康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建设,医疗服务便民惠民水平不断提升。
桂林市作为广西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试点城市,自2017年在全区率先发行居民健康卡以来,有序推进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2018年5月1日起,市区公立医院全面停办院内就诊卡, 9月1日起,市区公立医院全面停用院内就诊卡,现已实现全市11县6城区公立医疗机构全面使用居民健康卡。城乡居民只需一卡在手,可方便就医,可跨医疗机构就医,实现居民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一卡通”。
在医保改革扩面方面,桂林市在全国范围内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特慢病病种由原来的23个增加到31个,在自治区内实现门诊特定慢性病定点医疗机构费用直接结算。
桂林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桂林”建设为引领,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