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党的长期执政、国家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全面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当前、立足长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夯基垒台、搭梁架柱,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的伟大战略谋划、强烈使命担当和高超政治智慧。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本依据和最大底气,我们要深刻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历史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显著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要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笃信笃行。一是在深刻认识“源”与“流”的关系中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创造和开辟的被历史证明的科学制度体系。这一制度源自马克思主义、源自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科学的指引性、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具体体现。二是在深刻认识“古”与“今”的承袭中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植于中国大地,吸吮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养分,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大一统”的政治基因,是我国古代优秀治理思想和实践的现代运用和继承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们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根植于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自信之中,不断加深、不断厚植。三是在深刻认识“建立”和“完善”的前后逻辑中增强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我们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对各个领域的制度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两者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既不能用前者否定后者,也不能用后者否定前者,而是要认识到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创新,是前者至臻完善的结果。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价值逻辑
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其中蕴含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核心价值取向。一是深刻把握以党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所拥有和释放的显著优势是其他12个方面显著优势释放和发挥的前提和关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归根结底就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障每一位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公共文化事业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在党的领导下,必将引领我们继续坚持改革创新,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深刻把握以法律为准绳的价值取向。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确立和践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通过法律法规的方式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管用,同时依靠法律法规推进制度落实和制度执行。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干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中逐步摸索出来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等,并使之系统集成、相辅相成,是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实现的。一是在制度形成认知中加深制度自信。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根植中华文化,立足国情实际,尊重人民意愿,体现时代要求,用集大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创新,形成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在制度系统集成实践中彰显制度自信。全会《决定》用13个“坚持和完善”,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队建设、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深刻地阐释了各方面制度之间相互契合、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深刻阐释了各方面制度系统集成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深刻阐释了各方面制度建设高度统一于党领导人民创新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牛栏关猫是不行的!要搞好配套衔接,做到彼此呼应,增强整体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通过充分发挥各方面制度的整体功能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三是在制度执行落实中彰显制度自信。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党牢牢扭住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从各个方面狠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特别是深入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一定能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发挥出治国安邦的巨大效能。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验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艰辛探索历程,对人类更好未来有深刻的启示价值,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这一创造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和制度选择,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此外,把握经验逻辑,还应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放在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来看待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实践动力和理论支撑,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为社会主义各国的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体现了历史必然性,为人类开拓出更加优秀的制度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提出了中国方案。
(作者为自治区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