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第五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

2020年12月03日 15:56:50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  编辑:田靖琴  阅读:   查看评论()

  2020年12月3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于桂林市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嘉宾共计100多人参加会议,泰国、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学者共13人在线上出席了会议,围绕“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展开讨论。

  本届论坛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西民族大学及桂林市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中共桂林市委宣传部、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承办,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和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政府协办,是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出席论坛并宣布开幕。他充分肯定了第四届中国—东盟论坛为桂林的文化建设贡献的智力支持,进一步强调了桂林在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上的枢纽作用。认为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文明城,同时也是国际旅游胜地,其独特的山水文化、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共同建构了桂林瑰丽、多元的文化样态,未来,桂林将继续发挥文化枢纽的作用,全方位凸显桂林的国际地位与文化价值。

  论坛开幕式由中共桂林市委常委、桂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威虎主持。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朱东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李珍刚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朱东主席认为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五年来,以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为纽带,推动并见证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交往交流日益密切,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论坛开山辟路,架设文化民心桥;开放包容,品多元文化之美;开拓创新,打造文化交流新气象。

李珍刚副校长表示在中国与东盟的民族文化交流中,广西民族大学聚集人才与区位优势,为彼此之间的互通与友好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中国—东南亚民族文化研究的高地和民族文化展示窗口。

  此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位专家学者就论坛主题“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做了主旨发言: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马克林(Colin Mackerras)先生发来的贺辞视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刘培林研究员以视频方式作了《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主旨发言;菲律宾雅典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杨真真教授以视频方式作了《中国人在菲律宾: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主旨发言;长江学者、中山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学院周大鸣教授作了《“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东盟民族文化互动与文化多元性》的主旨发言;八桂学者、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教授作了《守望根脉: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广西实践”》的主旨发言。四位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本论坛主题作了颇有高度和深度的论述。

  此外,在下午的分会场讨论中,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的历史关联”、“中国—东盟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中外学者线上线下各抒己见,互动热络,有抽丝剥茧、入木三分的分析阐述;有高屋建瓴、慷慨激昂的高谈阔论;有绵里藏针、点到为止的碰撞与交锋;也有和风细雨、云淡风轻的娓娓道来。学人的风采,令人陶醉,学术的魅力,使人们心灵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以深化、理念得以升华、智慧得以凝聚、友谊得以发展。

  通过研讨,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中国—东盟民族文化的历史关联、中国—东盟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发展、中国—东盟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认识,从而为中国—东盟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学术支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进一步指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顺应这一时代发展主题,本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再次为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了顺畅、多元的交流平台,共同助力人类和谐发展。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