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李先琨:致力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2021年06月01日 11:08:13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置顶资讯  编辑:刁一真  阅读:   查看评论()
       日前,自治区公布了2021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来自广西植物研究所喀斯特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先琨榜上有名,他坚守初心,致力广西森林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为广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倾心付出。
       走进广西植物研究所的试验基地,就仿佛走进了一所植物百科园,这里长满了李先琨带领团队种植的上百种植物,火龙果是他最近开展试验攻关,移植栽培于喀斯特地形上的一种经济作物。
       广西植物研究所喀斯特植物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先琨:像火龙果我们也收集了很多品种,里面就有40多个火龙果品种,还有其他的像苹婆,降香黄檀,这些都是我们在喀斯特地区很重要的一些树种,我们拿回来培育,又回到石漠化地区去种植。
       石漠化治理,是广西生态保护,喀斯特生态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地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李先琨带领团队,野外调查、品种选育、植物养分试验,开拓性地将火龙果等这类曾经只适应于土层深厚地区生长的水果,成功改良适应于喀特地区种植栽培,并联合创建了石漠化治理的“果化模式”,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75%。
       广西植物研究所喀斯特植物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先琨:我们从2002年开始。在喀斯特地区开展这个生态治理,一直想找一种比较具有很高经济价值植物来发展我们这个生态产业,同时也支撑我们岩溶区区域的石漠化治理。
       李先琨介绍,由于选育的火龙果品种,根系发达,耐旱耐高温,十分适宜于喀斯特地区生长和栽培。目前火龙果种植已经成功在广西桂林、百色、崇左等石漠化地区成功推广,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成为治理石漠化的重要生态经济植物,示范区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火龙果的成功种植和示范推广,只是李先琨团队开展喀斯特生态系统修复、石漠化治理的一个成功范例。长期以来,他们结合喀斯特地形的特点,系统调查了广西喀斯特地区的森林植被和特色植物资源,收集筛选了一批适宜于喀斯特山地不同地形的植物种类,如耐水淹的新型果树苹婆、坡地种植的珍贵树种黄花梨;还有特别适合石山山顶生长的细叶谷木、清香木等一大批植物,还在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全球第一个喀斯特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丰富了喀斯特生态系统修复、石漠化治理的植物物种,为广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更多有效途径。
       广西植物研究所喀斯特植物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先琨:我们广西的生态优势金不换,那我们通过这些研究是希望能够把广西的生态保护把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好,能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这也是作为生态学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刘洪波,韦雪)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