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水患”变水利 山水添新彩 ——看桂林相思江工程如何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赋能增色

2023年04月25日 09:18:45  来源: 广西日报  所属分类:快讯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会仙国家湿地公园古桂柳运河风光。

四塘镇大湾村白鹭栖息地。

(桂林市临桂区委宣传部供图)

扫一扫,关注桂林相思江工程建设更多内容

本报记者 傅清龙 通讯员 余林峰 张 熙 文/图 

调研主题: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

调研关键词:重大项目建设 世界级旅游城市

漓江生态保护修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调研时间:2023年3—4月

调研地点:桂林市临桂区

桂林山水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广西、关心桂林,指出“漓江不仅是广西人民的漓江,也是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漓江,还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我们都要很好地呵护它”,强调桂林市“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把桂林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城市。”

桂林市牢记嘱托,站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全力保护好漓江,奋力建设经济发达、城乡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城市宜居、人民幸福的世界级旅游城市。

从2022年起,桂林市将每年的4月25日确定为“漓江保护日”。今年“漓江保护日”前夕,记者了解到,广西首批获得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且落地最快的项目——桂林新区相思江防洪排涝提升工程(以下简称相思江工程)全部27个子项目均已开工,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当中。

在去年8月的相思江工程开工仪式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指出,重大项目建设是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有力支撑,要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总体要求,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桂林市为何建设相思江工程?工程将如何建设,如何确保高质高效推进?建成后将发挥什么效益,对漓江保护和桂林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记者就此进行了调研。

A 为何建?

建设宜居家园,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

临桂区是桂林市政府驻地、桂林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桂林市重点发展的新区。10多年前,桂林市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在临桂建设桂林新区,缓解漓江城市段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临桂区又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区,被誉为状元之乡、名人之乡、冠军之乡,境内奇山秀水比比皆是,文物古迹随处可见,是桂林山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临桂区提出了“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核心区”的规划。然而,由于地处广西著名大型涝区之一的相思江流域,临桂区多年饱受洪水之患,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升级发展,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四塘镇面村村民骆小付谈起以前经历的洪涝灾害,心有余悸。他回忆,往年洪水淹进房屋客厅,水深到膝盖处,不仅泡坏家具,还卷走家畜,每每洪水退后,道路都被洪水冲得坑坑洼洼。

“在四塘镇工作10年,9年遇上洪涝,每逢遇大雨就成汪洋泽国。”四塘镇党委书记谢小亮告诉记者,2022年6月,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桂林市发生洪涝灾害,四塘镇水稻、马蹄、葡萄等农作物受灾损失约1242.8万元,基础设施受灾损失约680万元。

水患也让城区居民苦不堪言。临桂区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张定安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临桂区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部分市政设施老旧,更新速度没能及时跟上,老城区部分排水管道口径相对较小,导致城区极易出现内涝。而由于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污水进入雨水系统等原因,在城区一些区域还形成了黑臭水体,对水系及下游水体造成污染。

“相思江干流防洪标准比较低,因此一遇洪水就经常遭受灾害侵袭。”临桂区水利局局长粟林说,现在相思江流域还未能形成一个水系联通并能合理调配水资源的体系,导致洪涝问题严重。

桂林市历届党委、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相思江流域防洪排涝问题。2017年,桂林市批复《桂林市城市水利综合规划》,明确了相思江治理的实施计划;2021年,“三江防洪排涝工程”列入《桂林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相思江项目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2022年6月,广西遭受6轮强降雨袭击,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在全区防汛救灾视频调度会等会议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调蓄作用和防洪减灾效益。自治区主席蓝天立深入桂林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时强调:“防汛排涝,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千方百计确保流域安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桂林市按照自治区的相关部署要求,在前期大量工作和项目储备的基础上,在2022年7月申报了相思江工程。该工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形成了一个以水利工程为主线,覆盖防洪排涝、水系连通、截污治污、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综合性工程项目。

B 怎样建?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强化保障高效推进

会仙国家喀斯特地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桂林新区“管、网、厂、河、湖”一体化生态修复工程、世界级古运河户外营地旅游项目……27个子项目内容庞杂,涉及到水利、生态、城建、乡村、产业等方方面面,纵观全国都十分罕见,没有经验可循,如何建好?

首先是理顺管理体制,形成一套高效运作的机制。“建立由桂林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常务副市长具体协调,临桂区负责具体落实,市直部门协同推进的市、区两级工作联动机制,并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项目指挥部,组建15个专项工作组,实行‘日报告、周碰头、旬通报、月调度’动态跟踪管理机制。”临桂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清说。

高效的管理机制为工程的顺利运转提供了保障。2022年底,正当相思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时,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工程按下了“暂停键”。为此,桂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春华率队到工程现场进行调研,了解建设情况和实际困难。随着国家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桂林市全面启动受疫情影响停工项目的有序复工,临桂区落实“县区吹哨、部门报到,集约资源、全市统筹”等机制,通过桂林市、临桂区2个层面集中更多力量投入复工,全力以赴抢抓进度,赶上了被疫情耽误的工期。

项目建设,征地、融资是两大难题,临桂区积极争取自治区层面和各金融机构支持,全力保障项目用地、资金需求,从快从严统筹推进项目前期审批、征地、用地报批等各方面工作。

“在项目用地保障方面,项目总用地约399公顷,报批征地总面积约207公顷,已完成报批征地面积约186公顷,占比90%。”临桂区区长何兵说,当前临桂区全力以赴,确保4月底完成已开工项目的剩余征地工作。在资金保障方面,已初步落实由建行、农行、邮储等多家银行参团的融资方案,同时积极申报海绵城市、水美乡村水系连通、乡村振兴等上级专项补助资金支持。

为保障工程资金落到实处,临桂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文政说,紧盯工程建设中的五方责任、施工进度、协同作战和资金拨付等方面,对工程推进过程进行全方面“体检”,有效整合“刚性监督”与“柔性关怀”,做到项目推进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延伸到哪里,全力护航相思江工程顺利推进。

相思江工程关系着民生福祉,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领导都高度关注,多次深入项目指导工作。2022年9月7日,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率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广西工作组第四组到相思江工程现场督导,了解工程建设推进工作;今年2月16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到临桂区就相思江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等等。

“相思江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务实之举,是提升城乡防洪排涝能力的民生需要,也是几代桂林人的‘圆梦工程’。”临桂区委书记石玉琳告诉记者,“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C 建啥样?

打通“江河湖库”,让美景“显山露水”

会仙国家喀斯特地貌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湿地内水葫芦等有害生物打捞工作,完成河道清淤12.7万立方米等工作,累计完成投资2480万元;桂林新区“管、网、厂、河、湖”一体化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土方开挖3.4万立方米等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86万元……连日来,记者走访相思江工程各施工点,看到建设如火如荼。那么,工程建成后将发挥什么作用、为整个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高桂林新区、临桂老区的排洪泄洪能力和基础设施水平,推动相思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助力漓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工作,有力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互利共赢局面。”2022年8月15日,在项目开工仪式上,桂林市市长李楚给出了答案。

桂林市水利局总工程师黄平告诉记者,按照相思江工程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可极大减少汛期对农作物的影响,农田淹没面积从2.8万亩降至0.7万亩以下;与已建桂林新区中心区防洪排涝及湖塘水系工程相结合,可使桂林新区防洪能力达100年一遇。城市环境方面,通过打造“山水相融、城景一体”城市空间格局,有效改善桂林新区城市面貌,构筑起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生态宜居的环境。

生态方面,通过对会仙湿地、古桂柳运河等河湖进行疏浚治理,将构建起“引排得当、多源互补、丰枯调剂、水流畅通、环境优美”的江河湖库连通体系。“如果临桂区打通所有水系实现江湖连通,雨季时可以放低湖泊水位蓄水,减少管网的雨水排放量;蓄水后,又可以渗透到地下,丰富地下水,调节自然气候,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何兵说。

会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岩溶湿地,对漓江水质起到重要的截污净化作用。会仙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后,有望恢复湿地面积达10平方公里。据目前观测显示,会仙湿地现有脊椎动物291种,维管束植物328种,生物多样性在变强,修复效果持续显现。

临桂区自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刘锋博士认为,会仙喀斯特湿地是桂林山水的核心资源之一,开凿于唐代的古桂林运河沟通漓江、柳江两大水系,与灵渠并称为“南北陡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然而当前临桂区在文旅发展方面还存在着“有资源,缺整合;有文化,缺挖掘”的状况。

相思江工程的启动带来了新的机遇,以治水为依托,桂林统筹规划,进一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新名片:建设世界级古运河户外营地集中示范区、会仙国家喀斯特地貌湿地文化展示区,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展现“桂郡首邑”风采。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新增游客200万人次,促进旅游消费10亿元,带动周边近350个村屯村民增收致富,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做好相思江工程是落实“保护漓江”的重要抓手,桂林市将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桂林的关心厚爱化作不竭动力,积极推进相思江工程,精心守护山清水秀、白鹭成群、鱼翔浅底的桂林山水画卷,持续擦亮“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