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涉及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用书。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教材中不得夹带任何商业广告或教学辅助资料的链接网址、二维码等信息。消息一出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
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等,都集中体现在课程教材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必须要充分发挥课程教材的核心作用。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数字化、信息化速度加快,很多教材不仅仅有纸制版,还在书本上附上电子版教材的链接以及部分题目的讲解视频,导致一些学生遇到不会写的题目时依赖手机扫一扫看讲解,更有甚者有的二维码扫描后会插播广告或者推荐一些辅导书目,这些行为不仅会干扰学生的学习,还会让家长认为这是必须买的,不买就会耽误孩子的学习,给家长增加负担。教育部明确禁止在中小学教材中夹带商业广告,是为教育去商业化的举措,保障教育的纯洁性。网友纷纷表示,以后孩子再也没有理由要手机来辅助写作业了。
“在基本解决‘有学上’之后,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日益强烈,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材内容、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毒教材”事件一度冲上热搜,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被吐槽太丑,一些插图不科学不严肃,容易引人误读,还有一些教材内容表述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里有真理,有家国,也有灵魂塑造,一字一句、一图一画都应精益求精。教育部门除了要重申教材禁止夹带商业广告之外,还应高标准严要求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教材编制、审查、使用、维护、监管各环节相关制度,确保教材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切实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防止毒教材再出现。
课程教材建设扎实推进,体系门类逐步健全,质量水平不断提升,需要教育部门立足长远,科学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例如,通知中提到“属于义务教育国家课程但目录中没有相关教材,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要求确定相关课程实施方式和教学材料”,这就需要各省级教育部门遵循教育部的统一要求,禁止在出版教材中插入商业广告,并对教材内容严格审核,在教材编写时可多加入一些本土的文化、事例、插图等,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的情感。另外,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兼顾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适当采用一些农村的事例,表述时也多用简单明了的词句,让农村学生也能看得懂学得会,缩小农村学生的城乡落差感。除此之外,教育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尤其是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到博物馆参观、到法庭旁听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 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