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母亲节”过后的“辨与思”

2023年05月24日 11:24:00  来源: 荔浦市  所属分类:桂观评论  编辑:田靖琴  阅读:   查看评论()
  母亲,是世界上最有温度的两个字,藏着无尽的思与爱。5月14日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母亲们通常会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收到鲜花、珠宝、甜点等礼物。而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并流入大陆的,上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这两年,各大线上线下商家平台,都充斥着母亲节的氛围营造;而我们的微博、朋友圈也是在这一天迸发出对母亲的大量感恩和赞美,这引起了网友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说:只要有心,每天都是母亲节,母亲们需要的并不是商业化的节日氛围,而是那最淳朴的“常家看看···更有网友说,西方的母亲节是一个母亲的忌日,不过也罢,我们中华传统的母亲节不是这一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爱对于我们而言,是阳光之木,是空气之于生命。早在清代,蒋士铨就在《岁暮到家》描述了老母亲“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的心情,日积“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的想念,才有了“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真情问暖,最后游子发出“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的感慨。在中国,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更好,子女希望父母晚年生活幸福,因此绝大多数是基于血浓于水的亲情伦理、不求任何回报的‘单向型孝道’。所以,千万不要只在母亲节这一天去孝顺母亲或买束花拍个照发个朋友圈,离家在外的时候,多打上几分钟电话,多通会视频;平时的居家日子,放下手机帮母亲多做一顿饭菜,聊一聊家常···所以只要有心,每天都是母亲节,少一些功利和商业,就像歌里唱的那样: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就图个团团圆圆,奔个平平安安!
的确,这两年渐渐火热的母亲节是源于美国,但西方的节日文化并不是洪水猛兽,并不是一味的排斥和拒绝,需要我们更多的辩和思考。打铁还需自身硬,文化更需自信。我国的母亲节,在民间也有定论,为了纪念孟母的淑质,对孟子的三迁之教,所以孟子的生日,农历四月初二被定为中华的母亲节。冥冥之中或有相通之理,相近之意,2016年中华母亲节与西方母亲节巧遇重叠。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在传统的文化记忆中很大一部分是节日的记忆。同时,节日具有广泛覆盖、寓教于乐的特点,对群众影响至深,所以传统的优秀节日文化对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特别提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立足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围绕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现可信、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民族的,多元的中国故事。
(作者 罗良俊)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