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部动画电影居然引发观众的“背诗热”,听起来挺奇怪的事,《长安三万里》做到了。7月11日,该片持续热映,头3天票房已突破2.4亿元,豆瓣评分超8分。想亲耳听到语文课本里的诗词,想亲眼看到李白、高适、杜甫、王维、岑参等耳熟能详的诗人活灵活现走到眼前,你不妨也走进电影院。(7月12日《长沙晚报》)
近年来,随着国产动画片的崛起,改编自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同时又取得票房成功的电影不少,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姜子牙》《白蛇》系列等,但是当《长安三万里》开始上映时,很多人还是表示了某种担心。因为和前面这些高票房的国产动画电影相比,《长安三万里》既不是神话故事,也不是民间传说,而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唐代诗人作为主角进行改编,而且唐诗在其中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很多人担心这样的电影,会不会流于说教,招人反感。然而随着电影的上映,这样的担心也烟消云散。目前该电影的豆瓣评分不但取得了8.1分的高分,而且票房也已经接近3亿元。最主要的是随着电影的口碑持续发酵,越来越多家长准备带着孩子走进影院,所以票房势必会继续攀高,成为暑期档电影票房的黑马,也未可知。
为什么这样的一部电影,能够取得口碑与票房的双赢,获得各方的一致点赞?创作者精心的改编,对历史人物现代化的演绎与展现,当然都是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一个更加重要,或者说根本的原因,在于电影创作者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发掘。可以说,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成功,是现代影视与传统文化无缝衔接,互相融合的一个范本,留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与李白的友情故事为切入点,带着观众沉浸式“梦回唐朝”。168分钟的时长里,李白、高适、贺知章、哥舒翰、郭子仪等观众所熟悉的唐代名人你方唱罢我登场。娓娓道来的剧情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潜移默化中给观众上了一堂历史课、语文课。而观众通过电影的镜头,看到了盛唐气象,经历了安史之乱,也见证了高适等人扶大厦之将倾的努力。影片既展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画卷,也体现了“诗在,长安就在”的豁达与坚守。
因为对传统文化的深度发掘与生动演绎,影片非但没有给人以说教之感,反而因为里面出现的众多唐诗作品都是国人之前早就学过乃至仍旧能够轻松背诵的,所以极大拉近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很多中小学生,更是电影中的人物刚刚吟出上一句唐诗,就能够接背下一句。这样的电影,因为具备了寓教于乐的功能,所以孩子喜欢,大人更喜欢。
《长安三万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对于现代电影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就看我们如何去深入而聪明地挖掘,然后以现代所喜欢的方式去演绎了。
(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