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送东阳马生序》的古文再次走红网络,它成功引起了当代社会共鸣,一时间成为了热议的焦点。一篇初中的课文究竟有何魔力,能够在信息时代迅速走红,甚至引起了网友对人生及教育的大讨论?有网友说,初中的时候只知道是全文背诵,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何谈理解?还有人说,这是现在教育的闭环性,虽然学生时代灌输了思想,但是自己没有深思也无从深思,等到经历过了,才知晓“文中意”吧··
首先,《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生马君则的。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平易近人,意境鞭辟入里,从自己亲身经历和体会引申出不要蹉跎时光,以勉励晚生后辈勤奋学习。而作者宋濂呢,确实是比较恶劣的环境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谦虚的态度达到了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高度,成为一代“名仕”,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更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回到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比之宋濂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崭新的课本和网络渠道代替了借书抄书的困境,甚至我们想要什么书籍和知识,只需手指在网上轻轻一点即可;而现在的学习环境比之古代“太学”,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为什么还会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呢?文章中的“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应该就是最好的解释吧。之所以《送东阳马生序》能够穿越时空,引发共鸣,是人们感受到了学习、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想从里面找到自我安慰。其次人们发觉经历过了社会的洗礼,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之后,状态或者成就达不到预期,甚至屡屡有挫败感,就会发出“要是当初多读点书就好了”的社会感慨,然后契合文章中表达的意思,发出“当初不识文中意,如今以是文中人”感叹。如今回想起学生时代很多劝学、告诫、三省吾身的文章,思想是灌输了,方法道理可能都懂,但是以当初的年龄以及阅历,又有多少人会理解和深思呢?我们教育虽说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并非一蹴而就,当时先启蒙我们的思想,然后当我们的年龄和阅历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茅塞顿开,真正意义上理解当初文章的意思及老师的教诲,或许只要那个时候,他们的任务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完成。
总之,人们浪费光阴,也会被岁月蹉跎。正如网络上那些“共鸣鸡汤”,谈恋爱时才理解《氓》,升学考试时才知道《范进中举》,工作上班时才懂得《孔乙己》,谈婚论嫁的时候才看清《孔雀东南飞》···。现代求学之路较为坦途,但是诱惑也层出不穷,我们该努力时就要不留余力,就像没有伞的孩子,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尽情的奔跑。
(作者:罗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