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写好新时代人才发展这篇“大文章”,要以引才时“不拘一格”的气度、育才时“才尽其用”的力度、留才时“宾至如归”的温度,不断开创党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选好引才“刻度尺”,以“不拘一格”气度做大人才增量。燕昭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古人用求才典故告诉后人,人才是绝对的稀缺资源。作为人才工作重要一环,引才需冲破思想桎梏,当树牢“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人才发展战略眼光,当以“如饥似渴、如获至宝”的满心诚意求取人才,又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包容人才。人才招揽,既要追求高学历、高学位人才,又要重视技术型、专业性人才,既要大批量引入高精尖特人才,也要大规模选出乡土实用人才,天才全才要用,偏才奇才也要用,把“英雄不问出处,是才皆可重用”作为引才的关键“刻度”,不断做大人才增量,继而推动人才“百花齐放”。
建好育才“孵化池”,以“才尽其用”的力度盘活人才存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破解人才瓶颈制约的根本之策。对地区高质量发展而言,要持续优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育新体系,最大限度挖掘和开发现有人才潜力,让现有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人才自主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人才队伍分层分类培训力度,立足区域管理、产业发展、市场供给等实际需求,依托科研院校、实训基地等培训资源,多采取一些“靶向式”“订单式”“小灶式”等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培育的精准度,使专业人才更专业。
优化留才“生态链”,以“宾至如归”的温度增加人才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联系服务人才工作,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想留住人才,就要想方设法给人才提供最好的、最温暖的贴心服务,要积极创造超一流的软硬环境拴住人才的心,让人才充分体验“宾至如归”的尊贵感受。要强化制度留才,要贯彻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工作制度,常态化开展人才联系走访,第一时间收集人才困难需求并及时妥善解决,做到人才问题“不过夜”。要强化待遇留才,要拿出真金白银、真材实料为人才提供优质待遇,落实好人才物质奖励,应允人才的一件不落、一分不差。要强化情感留才,开展周期性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对表现优异的人才表彰宣传,让人才得荣誉、有地位、受尊重,从心底迸发“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的归属感。
( 作者: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