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早餐吃什么,就来个“剩菜盲盒”!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拼抢“剩菜盲盒”,这种盲盒里面并非剩菜,而是商家将还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盲盒形式低价出售。价格超低、满足猎奇心理、给生活增添乐趣,“剩菜盲盒”俘获了一些年轻人,但也遭到了安全无保障、品种有限等吐槽。(5月9日《北京晚报》)
“剩菜盲盒”里面装的,并不是谁吃剩下的菜,而是面包店、寿司店、卤味店等等餐饮商家当天没有卖完,同时也没有过保质期的各种食品。而“剩菜盲盒”之所以能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剩菜盲盒”价格低廉,可能只有原价的一半乃至更少,性价比很高,这是最吸引消费者的地方;其次是开盲盒的过程,令人充满期待,时不时就带给消费者以惊喜,也让人欲罢不能;最后,“剩菜盲盒”还有社交功能,很多年轻人把自己购买和“开盲盒”的经历发到各种社交平台上,能够引来其他网友的围观、评论。
与此同时,如果这些“剩菜盲盒”里面的各种食品没有以盲盒的形式卖掉,那么最后大概率就要被扔掉、销毁,这无疑是一种粮食资源的浪费。所以从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角度来说,“剩菜盲盒”的出现也是值得肯定的。更何况通过推出“剩菜盲盒”,商家也有效减轻了自身的损失,为企业商家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我们在看到“剩菜盲盒”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围绕“剩菜盲盒”存在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由“剩菜盲盒”的“盲”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剩菜盲盒”当中放置的,往往都是现制现售的各种食品,而这种现制现售的一般都会写推荐赏味期、购买后两小时内食用这样的提示,但是产品名称、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一般是没有的。虽然这并不违反国家相关的规定,但是对于“剩菜盲盒”的消费者来说,却可能面临食品安全方面的风险。
现实中,已经有部分消费者购买到的“剩菜盲盒”,打开以后里面的食品出现发霉变质的问题,不但不能食用,而且如果不慎被食用,显然存在健康和安全风险。而且“剩菜盲盒”有着不退不换这一约定俗成的交易规则,也意味着如果买到问题食品,消费者的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所以尽管是打着“剩菜盲盒”的名义销售各种食品,但是商家在销售盲盒产品的时候,仍需要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销售的临期产品应符合规定,可以安全健康食用。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商家应该在盲盒外,以醒目字样标出食品的到期时间,提醒消费者最佳的食用时间,以免食用后发生问题。由于很多“剩菜盲盒”都是各类食品放在一起的组合产品,而每一种食品的到期时间均有差别,所以一定要以最先到期的食品日期为准,提醒消费者理性消费、安全食用。
(作者: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