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陕西西安一家星巴克员工对坐下不久但未消费的男子进行劝离。网友公开的视频显示,男子询问:“不让坐是吧?”星巴克员工回应:“你要坐就手机下单,你可以去商场那边坐。”最终,这名男子起身离开。视频拍摄者称,当时也没多少人,不理解为什么不让坐。(5月27日《成都商报》)
很多人都知道,像是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等国际餐饮连锁品牌,一直都允许客人不用消费也可以落座休息。为此,很多上班族会把这些地方当成是临时性办公场所,也有一些家长,会在孩子放学,自己还没下班的情况下,让孩子进去写作业,然后等待家长下班。
应该说,这是商家对公众的一种人性化管理举措,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后来,国内一些快餐、茶饮品牌,也纷纷效仿,允许大家在不用消费者的情况下入内落座。久而久之,大家觉得这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当陕西西安这家星巴克的员工对于落座以后不消费者的人进行劝离的事情被曝光以后,很多网友觉得不可思议,并且认为商家的管理不够人性化。在笔者看来,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就事论事,而不能因为顾客被劝离,就草率得出结论,认为商家的做法不妥。
不管是咖啡店、奶茶店还是快餐店,他们里面的凳子、椅子、桌子等设备,以及服务人员,都是为消费者进行服务的,我相信这样的观点大家都会认可。那么当你走进店内,进行了消费,也就成了他们的消费者,他们自然没有理由对你进行劝离,但是如果你并没有消费的打算,入内以后确实也没有消费的行为,而只是占用人家的椅子、桌子等等设备,商家自然也就没有理由为你提供服务,包括提供免费桌椅的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工作人员对这部分不消费的“消费者”进行劝离,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在店内顾客较多,一些顾客点单以后却找不到地方落座的情况下,如果不消费的人占据座位,显然就会损害商家的利益。这个时候,商家更加有理由对不消费者的人进行劝离。而被劝离的消费者,也应该无条件配合商家的经营和管理。
尤其是一些人,在不消费的情况下,长期占据商家的桌椅,甚至互相聊天,大声喧哗,这不但会影响有需要的消费者正常消费,而且也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人,也就成了商家“不欢迎的人”。所以,即便一些商家允许不消费的人入内落座,休息,但是这部分人,也多少应该有点“眼力见”,比如约束好自己的言行,不影响其他客人;比如看见店内客人较多的情况下,尽快主动离开,把座位让人有需要的人。
套用网络上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一些商家允许不消费的“消费者”入内是情分,不允许入内是本分,作为公众,应该对商家多些体谅和理解,毕竟他们的经营也是需要很大的成本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一些人不消费却要入内落座,就相当于在薅商家的“羊毛”,如果商家允许,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商家不允许,那么这样的“羊毛”,显然就不该薅。
(作者: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