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服务民生旗号,以“作秀”代替“做事”,以“造势”代替“造福”,以“短平快”代替“长远实”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时浮出水面,巧立名目劳民伤财。究其根源,这是“新形象工程”作祟,披上了“新马甲”,依旧是“老毛病”,是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冲动。这些“新形象工程”加重基层负担,导致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严重浪费,必须下大力气纠治。(5月29日《澎湃新闻》)
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我们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需对一些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其中“新形象工程”便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所谓新形象工程,看似与传统的政绩工程有所不同,但本质上依然存在诸多弊端。一些地方为了追求表面的光鲜亮丽,大搞各种形式主义的项目。他们可能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去打造一些看似“高大上”却实则空洞无物的景观或设施。这些工程往往只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其实际的功能和效益,无法真正给民众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新形象工程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个别地方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他们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如何在短期内展现所谓的“成果”上,而不是真正致力于解决民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新形象工程也可能导致发展的不平衡。资金和精力过度集中在这些华而不实的项目上,必然会影响到对其他重要领域的投入,如教育、医疗、民生保障等。这会使得社会发展出现畸形,无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不能为了一时的政绩而搞那些劳民伤财的新形象工程。要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对于新形象工程,我们要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让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行为无处遁形,让相关责任人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重长远利益和实际效果,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只有坚决抵制新形象工程,我们才能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社会朝着更加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对新形象工程保持高度的警惕,为实现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让那些虚假的“面子工程”没有生存的土壤,让我们的发展更加坚实、更有内涵。
(作者:江底乡 王惠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