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根雕艺术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以其别具一格的风格和特色,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一块块原本被弃置、无人问津的枯木,在根雕艺人的巧手下,如同获得了新生,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与深刻的内涵。桂林根雕作为其分支,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艺术创造力完美融合,在一刀一刻的精雕细琢间,尽显自然之魂。
近日,记者走进同升根雕馆,仿佛踏入一座根雕艺术宝库,精美绝伦的根雕艺术映入眼帘。红色历史的庄严、神话传说的奇幻、各种小动物的灵动等,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个无声的故事,诉说着艺术与自然的奇妙交融。此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利梓正在一件作品前,向周围的人介绍着自己的得意之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张利梓:(这块材料)就是有什么特点呢?它是自然的一个根包的这个石头,这个石头不是后面装上去的,是原来树跟这个石头是长在一起的。利用这个材料的自然的形状设计的这一块,这个叫作羲之爱鹅,王羲之喂鹅的这个场景,像这种作品呢,是属于我们现在在市场里面是比较难得的,是叫收藏的作品,这个东西可以传世的收藏的作品,一个人制作的话,大概要一年时间。
在同升根雕馆里,像这样难能可贵的作品还有很多。桂林木根雕取材天然,以树根的自生及畸变形态为创作对象,利用树根的弯、节、孔、洞,疤、纹、褶、瘤等结构,凭借雕、凿、锯、锉,割、钻、刮、磨等技法,通过选材、去皮、设计、打坯、修光、涂饰六个制作环节,最终创作出内涵丰富、独一无二、意趣高雅的艺术珍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张利梓:桂林的这些个树根很有特色,它的喀斯特地貌,它的根呢,在石缝中夹在那里,然后呢,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很有特色的一些根材。那我们这些最早的这些手艺人去把这个料子就收进来,然后经过简单的一些打磨、裁剪啊,就形成各式各样的一些小动物,小工艺,小摆件,包括我们一些这个花、鸟、老虎、狮子、老鹰这些东西。
如今,桂林“枯木”在这些匠心独运的根雕艺人手中不断焕发自然之美,无论是根雕果盘、花瓶,还是桌椅、这些作品都巧妙融合了自然形态与人文创意,既满足了人们对家居装饰的高品质追求,也带来了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它不仅成为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首选,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的传承在新时代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张利梓:我们这个新的一个赛道就是走进寻常百姓家。我觉得最好的传承还是市场。我们更多的是怎么样把原来这些东西把它改进,或者把它创新一下,能代表我们桂林旅游的这个纪念品也好,开发一些我们新的一些文旅的产品也好。
(莫文倩 通讯员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