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既是时代命题, 更是行动指南。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奋进合力?即日起,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高质量发展我来说” 栏目,无论您是躬身一线的基层干部、深耕行业的研究学者,还是心怀热忱的普通群众,您的“金点子”“新思路”“好案例” 都将在这里被聆听、被关注、被传递。诚邀您执笔为桨、献策为帆,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共同擘画壮美广西的崭新图景。
本期讨论主题:如何破解农业保险“理赔难”问题?

保险行业开展宣传活动。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孟振兴 摄
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院长蔡幸:
农业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现实中往往面临定损标准模糊不清、理赔流程繁琐冗长、服务网络覆盖不足等问题。破解农业保险“理赔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搭建农业保险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政府部门与保险公司合作,进一步优化“八桂云农”农科大脑系统、广西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等现有平台,打通农业补贴数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数据与承保、理赔数据壁垒,实现双向流通,构建涵盖农业生产环境、农作物生长状况、养殖畜禽信息等多方面的农业保险数据平台。
第二,明确理赔标准,规范查勘流程。明确与理赔相关的损失标准、产量标准、计算方式等,让农户和保险公司在理赔时有据可依。例如,可以在农作物种植区和养殖场部署传感器等设备,实时采集农作物生长状态、灾害天气、养殖存栏量等数据;运用AI图像识别技术分析卫星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照片,自动识别农作物类型、生长阶段和受灾程度;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史气候、病虫害等数据,预测不同区域的风险概率,校验报案数据的合理性,为精准定损提供支持。当保险标的受损后,承保机构应及时组建查勘队伍开展现场查勘定损工作,必要时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村集体代表、监管部门共同参与定损,或由有关部门组织农业、气象、保险等领域技术专家组成农业保险鉴定工作组,对承保机构确定的损失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鉴定。
第三,加强“政保联动”,完善服务网络。可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农业合作社、村委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协助保险公司收集农户需求、参与现场查勘,缓解“农户散、地块碎”带来的查勘难题。同时,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理赔业务线上化、智能化处理,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理赔申请、查询等操作,缩短理赔时间,提高理赔效率。
另外,要重点关注产值较高的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探索“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服务模式,针对生态农业开发“生态+农业”专属保险,覆盖因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的作物减产风险,同时推动中央增加此类财政补贴,丰富农业保险产品体系。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张瑞纲:
首先,政府部门要做好农户与保险公司间的沟通引导工作。随着区内农业保险规模进一步扩大,可考虑设置农业保险专业调解员,充当农户与保险公司理赔过程中的“润滑剂”,专业调解农业保险纠纷。政府部门还可以联合保险公司、保协、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组建专家团队,基于当地的特色产品、特色险种,向农户普及农业保险知识,并协助调解农险纠纷。
其次,保险公司要提升农险定损过程中的高效性、精准性。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提高保险理赔效率,借助遥感卫星、无人机、图像分析技术及时掌握标的受灾情况、损失情况,构建灾害和风险地图,提升定损工作效率。
最后,参保农户、企业也应加强农业保险知识学习,了解保险合同条例,明确自身权利与义务,学习理赔流程,在灾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及时报险、积极配合、诚实报损。
下期讨论主题:科技金融如何加码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投稿通道:
1.邮箱:guangxiribaoncb3@163.com
2.广西云客户端:“高质量发展我来说”留言专区,广西新闻网:红豆社区“高质量发展我来说”留言专区
3.微信公众号:广西日报(gxrb2013)、广西新闻网(gxnews2006)征集帖
4.微博:@广西日报、@广西新闻网征集帖
科技金融如何加码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您还有哪些建言
欢迎在“高质量发展我来说”留言专区
分享你的“金点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