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自治区科协获悉,为引导高层次人才及创新资源下沉一线,畅通高校、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博士人才与产业及相关单位交流渠道,更好地促进我区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工商联等部门联合推进广西博士创新站试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高层次人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博士创新站被定位为促进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其建设模式是以区内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组织和基层事业单位等为建站单位,博士及其团队为建站主体。该平台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以长效合作为特征,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促进建站单位和建站博士团队双向共同成长。作为非独立法人机构,博士创新站的核心功能在于通过合作开展科学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技术普及、管理咨询服务等,解决企事业单位缺技术、缺人才难题,打通人才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渠道。
博士创新站主要承担以下五项工作内容:
科学技术创新。聚焦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组织和基层事业单位的技术创新需求,围绕技术难题提供或协助寻找解决方案,提供生产工艺优化、工程技术难题诊断等技术创新服务。
科技人才培养。为技术人员提供培训指导,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科技成果认定、标准研制与实施等,为博士及其团队提供实践和应用场景,加快技术革新与改造升级。
科学技术普及。围绕人工智能、健康生活、乡村振兴、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等领域,开展专题性、系列性科普活动。
管理咨询服务。聚焦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管理需求,围绕生产流程与工艺优化、科研项目规划与申报、科研管理效能提升等提供咨询服务。
在认定机制方面,博士创新站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由企事业单位联合博士及其团队在9月中旬前提交申报材料,经评审和公示后确定。相关管理办法和申报认定通知,可在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工商联等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