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以来,平乐县坚持“预防为主、宣教结合、联防联控”的原则,通过强化物资保障、深化宣传教育、健全长效机制、推动社会共治等举措,切实提升防溺水工作实效,全力筑牢辖区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每天清晨和傍晚,平乐县城的河道上、水域边都会响起巡防队员的喇叭声。每当发现有人在河道边游泳时,他们会手持扩音器,用“喊话”形式提醒游泳者不要超出能力范围,避免靠近深水区,同时提醒他们照看好小孩,确保游泳安全。
平乐县居民 欧永锦:每天都会看到有巡防员到河边巡逻喊话,提醒我们注意安全,这让我们感到很暖心。我们也非常愿意配合他们,也会提醒自己的同伴,不去深水区和航道内游泳。
在做好日常巡查的同时,该县还严格落实 “四个一” 标准化建设,在易发生溺水的关键点位设警示牌,统一配备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等应急救援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有设备、能使用、用得上”。
平乐县教育局副局长 何异 :从2020年开始在全县421处风险水域配备了“一圈一杆一绳”救生设备及警示标牌,为溺水者提供紧急救援支持。这样不仅能在最佳救援时间施救,也能降低施救者同时溺水的风险,是紧要关头的救命“神器”。
除了设置“一圈一杆一绳”设施外,平乐县还严格实施“网格化”管理,采取 “人防 + 技防” 双重守护策略,引入科技力量,在关键水域设置高清摄像头,配合专人管护,实现 24 小时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大喇叭广播、定点驻守等形式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提高游泳者尤其是中小学生对潜在危险的认知和应急避险自防互救能力,切实守护中小学生生命安全防线。
桂林平乐海事处副处长 蒋建涛:我们将持续拧紧责任链条、深化宣传教育、强化水域管控,以 “零懈怠” 的态度和 “零死角” 的防护,为青少年撑起防溺水“安全伞”,全力守护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平乐融媒 余南帜 蒋秋旻 实习 梁瑀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