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州县大力推行“田保姆”种植模式,通过专业化、全程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农民轻松当上“甩手掌柜”,不仅节本增收,更推动农业生产向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眼下正值“双抢”时节,全州县龙水镇禁山里村村民蒋清淮却在村中文化广场悠闲地锻炼身体。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种田,每亩需投入种子、肥料、农药、人工等成本约750元左右;而托管给“田保姆”后,每亩收入将近600元,银行卡直接收款,净收益反而更高。
全州县龙水镇禁山里村村民 蒋清淮:我什么都不管,有600多块钱一亩(的收入)。
“我托你管,轻松种田”——全州“田保姆”种植模式破解“种田难”。全州县作为农业大县,面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土地分散经营等难题,创新推出“田保姆”种植模式,构建起“全程托管、全程服务”的现代农业体系。从选种、育秧、旋耕、机插,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再到收割、烘干、销售,“田保姆”提供一条龙服务,让农民彻底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57家,其中超500家参与全程托管服务,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水稻种植全托管作业面积8万余亩,惠及农户6万余人。
目前,一支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田保姆“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提档升级。在当地智慧农业水稻种植基地,“新农人”蒋顺连正操作一台大型插秧机为农户进行“双抢”社会化服务,每天作业面积超过40亩。今年,该智慧农业中心通过土地流转和社会化托管服务,种植水稻2000多亩。
全州县龙水镇某智慧农业中心负责人 蒋顺连:今年我们种植的2000多亩水稻,涉及1200多名农户。从机育、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方面,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早稻取得了全面丰收,不仅托管的农户满意,我们自己也满意。
田地进了“托管班”,“田保姆”当起了“大管家”,农民成了“甩手掌柜”。全州县推行土地托管经营模式以来,不仅保证了粮食种植面积稳步上升,还能通过统一选取优良品种、统一合理配方用肥和统一精细化管理等方式,促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有效融合,确保了“活由机干、粮由机收”,实现稳产丰产丰收、粮食颗粒归仓,做到了托管农户、“田保姆”双满意。
全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 陈小红: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拓宽覆盖面积,推动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市场化,让更多的“田保姆”用实实在在的“托管”,托起农业新希望,托出农民增收致富好日子,托稳乡村振兴前行路。
(全州融媒 邓琳 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