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
袁华权 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邓文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马强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等构成完整的责任链条,每一种责任都要严格落实。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自我革命中具有引领意义和内生作用的关键环节。如何理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明确责任、压实责任?相关责任主体要切实担负起哪些责任?各责任主体怎样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聚焦“四风”突出问题,持续深入靶向施治?在抓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履责不力,要承担哪些责任?如何优化责任落实考评机制,对失职失责的精准科学问责?我们特邀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交流。
如何理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明确责任、压实责任?相关责任主体要切实担负起哪些责任?
邓文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管党治党责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时,提出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到位的重要要求。新征程上,巩固拓展党的作风建设成果,必须始终抓住责任落实这个关键。
从实践经验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传导压力。以“两个责任”抓纲带目,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有力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金色名片”越擦越亮,赢得了人民群众交口称赞。实践证明,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折不扣把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作风顽疾。
从职责使命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分层分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责任分工越清晰,落实越有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等构成完整的责任链条,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每一种责任都要严格落实,以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位,巩固发展全党一起抓作风的良好局面。
从形势任务看。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变化,是全面深刻的变化、影响深远的变化、鼓舞人心的变化。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还有差距,有的党委(党组)表态多行动少,重业务轻作风;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对问题心知肚明,但事前当“老好人”、事后当“诸葛亮”;还有的班子成员、职能部门把责任一推了之。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四风”问题就可能潜滋暗长、反弹回潮。必须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推动负责、守责、尽责落实到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
袁华权: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等构成完整的责任链条,在抓作风建设时,每一种责任都必须落实。
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作风建设负总责,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看待作风建设工作,牢固树立抓好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作风建设工作的领导,持之以恒抓好党的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要定期研究部署、跟踪问效,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纪检监察机关负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在作风建设中既要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又要守好监督的“主责主业”。要切实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把督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作为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推动责任链条上的每一种责任都严格落实。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自身在作风建设责任链条中的重要作用,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委(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重要工作、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点环节、亲自督办重要案件。要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管党治党工作。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在抓好分管业务工作的同时,要切实担负起分管领域、分管部门作风建设的重要领导责任,领导、检查、督促分管部门和单位抓好作风建设各项工作,对分管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层层传导压力,才能将严的要求一贯到底。
各责任主体怎样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聚焦“四风”突出问题,持续深入靶向施治?
袁华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各责任主体必须对形势任务有清醒认识,紧密结合实际,把责任要求抓具体抓深入。
把握特征规律,提升靶向施治精准度。要结合地区性特点。作风问题不会凭空产生,必然与当地政治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密切相关,必须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作风问题在本地区的具体表现,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要结合行业性特点。深入分析不同行业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压实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激发整治的内生动力。针对各领域各行业发展实际,以治理“行业病”重塑行业新风。要结合阶段性特点。充分认识作风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紧跟党中央要求,重点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等享乐奢靡顽疾;防范和查处快递送礼、电子红包、“不吃公款吃老板”、借培训考察之名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问题。针对突出问题开展整治,靶向施治、标本兼治。
突出问题导向,释放作风建设综合效应。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违规吃喝、权钱交易等问题背后,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特权思想的影子,必须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纠治风腐交织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为谁用权、怎样用权的问题。要围绕惠民惠企“堵点”促作风之变。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风”问题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健全“群众点题”机制,对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养老、医疗、教育、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整治,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马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一条重要经验。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和仍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必须保持清醒思想认识,准确把握作风问题特征规律靶向纠治,推动化风成俗。
强化对“四风”问题的分析研判,是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环。要准确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在坚持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顽固性老问题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同时,密切关注电子红包、快递送礼、以咨询费名义变相送礼等隐形变异新表现,结合案件查办,加强类案分析,深入研究相似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共性问题,进一步把握“四风”隐形变异、花样翻新的规律特点,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破解思路,有针对性开展整治,有效阻断腐败滋生蔓延。
要靶向纠治顽瘴痼疾。解决“四风”问题,要找准靶子、有的放矢,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当前,要紧盯金融、国企、能源、医药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开展作风问题整治。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全面梳理群众信访举报和问题反映,紧盯群众最反感、最痛恨的作风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整治”,坚决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问题,持续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清风正气就在身边。
要运用好大数据监督手段。打通部门行业数据壁垒,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强资源共享、构建分析模型,依靠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不断延伸监督触角,提升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查处能力。
有责必尽责,失责必追责,在抓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履责不力,要承担哪些责任?如何进一步优化责任落实考评机制,对失职失责的精准科学问责?
邓文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推动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不断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为厘清责任、明确责任、落实责任提供了制度保障。《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对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等进行了明确划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对各级纪委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责任进行了规定。有责必尽责,失责必追责,对在抓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履职不力、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影响的,就要依规依纪追究责任。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七条规定,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出现党的作风建设松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力,“四风”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治等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予以问责;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予以问责。第八条规定了具体的问责形式,根据危害程度以及具体情况,对党组织的问责,可以采取检查、通报、改组的方式;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可以采取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的方式。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或者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给党组织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袁华权:作风建设责任落实,既要靠机制保障,又要靠监督推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优化考评、精准问责是推动责任落实、拧紧责任链条的重要保障。
优化责任落实考评机制,推动尽责担当。要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精准与全面、过程与结果、激励与约束的辩证关系,将政治责任转化为可衡量、可评估的履职标尺。一是责任主体精准化。厘清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的具体责任清单,明确每一种责任的职责任务、目标要求,做到责任明确具体,不含糊、不落空。二是指标体系科学化。要突出政治性,看“两个维护”落实实效;要突出实效性,看突出问题解决情况、群众满意度提升、政治生态改善等;要突出过程性,关注日常履责、压力传导情况。把作风建设情况作为党建考核、绩效考核、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三是考评压责常态化。上级党组织定期听取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履责情况汇报,定期通报所辖地区、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定期通报作风建设典型案例,坚决防止“一阵风”“两张皮”,以常态促长效。
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推动责任落实。“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针对作风建设不严不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力的,必须严肃问责。要把握严字当头、依规依纪、严管厚爱,精准实施问责,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坚持严字当头。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原则,必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紧盯作风建设责任虚化空转突出问题,动真碰硬追责,该处分的处分,该批评的批评,该提醒的提醒,把该打的板子坚决打下去,以精准有力的问责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扛牢作风建设政治责任。依规依纪是关键。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法规制度,区分问责情形,规范问责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充分、责任分明、程序合规、处理恰当,确保问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严管厚爱是目的。问责的最终目的在于督促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既不搞强拉硬拽、拔高凑数,也不搞降格以求、点到为止,做到错责相当、宽严有据,引导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实干担当。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怎样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马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不断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要完善权力配置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持续健全授权用权制权相统一、清晰透明可追溯的制度机制,聚焦“一把手”、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强化监督执纪,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要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紧盯“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等关键环节,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进一步堵塞漏洞,补齐制度短板。
要持续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准确把握风腐交织的阶段性特征,综合施策、靶向发力,着力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要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针对腐败和作风问题易发多发、涉及“权、钱、人”的关键部门和重点领域,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规定,形成防范权力滥用的有效措施。既“由风查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多措并举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要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抓好党性党风党纪。要完善党性锤炼机制,始终不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等制度,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引导党员干部涵养崇廉拒腐良好风尚。要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督促党员干部恪守党性原则、严守党规党纪,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邓文婷: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推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把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最根本的政治担当,主动抓、主动管。
强化思想自觉。思想统一方能行动一致,要完善常态化学习教育机制,不断创新理论武装的方式方法,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强党性和增本领相结合,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加强作风建设是全党的共同责任,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突出示范带动。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要聚焦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领导干部自觉把管党治党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引领作风建设,发挥表率作用。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制定实施自治区领导同志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八个带头”的规定,推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坚决抵制违规吃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带头从严管理队伍、关心干部,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自觉把管党治党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
凝聚工作合力。管党治党每一种责任都要严格落实,既要各司其职,也要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形成上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坚持以“两个责任”抓纲带目,定期梳理提请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的重大事项,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反腐败阶段性特征、巡视巡察情况等,提出意见建议,不断增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方法,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抓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找准每一种责任的结合点、发力点,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责任体系,在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各个领域都压紧压实责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作风建设综合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