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生命至上,技术突围:桂林妇幼成功开展首例床旁心脏手术,超早产儿 116 天闯关成功!

2025年09月01日 18:21:19  来源: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  所属分类:快讯  编辑:韦虹钰  阅读:   查看评论()

2025年4月2日,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迎来一位特殊的 “小客人”—— 胎龄仅24+6周、出生体重660克的超早产儿。她小小的身躯可以蜷缩在医护人员的掌心里,大家亲切的叫她“掌心宝贝”。

谁也没能想到,这个小生命会在接下来的116天里,历经呼吸衰竭、肺透明膜病、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多重致命挑战!最终,在新生儿科团队的全力救治下成功闯关。

而这场生命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关键转折,是桂林市妇幼保健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成功合作实施的首例床旁PDA心脏结扎术,这为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超早产儿救治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见:黄金60秒!

筑起生命防线

“胸廓起伏几乎看不见,体重只有660克”,回忆起“掌心宝贝”降生时的危急时刻,新生儿科主管医生张宝莹仍心有余悸——超早产儿的“黄金60秒”,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新生儿科团队立即启动超早产儿紧急复苏预案:用无菌保鲜膜小心翼翼裹住宝宝,模拟宫内环境锁住核心体温;气管插管精准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脐动静脉置管快速完成,为后续给药、营养支持打通“生命通道”。当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滴”声时,第一场硬仗,拿下!

为“掌心宝贝”做脐动静脉置管

攻坚:20分钟床旁手术!

打破转诊困境,填补区域空白

“掌心宝贝”艰难地闯过了喂养关和感染关,但因 PDA 导致血液异常分流,一直无法撤离呼吸机。出生第42天,“掌心宝贝”的血氧饱和度骤降至85%以下,呼吸机参数拉到安全上限,小小的身体随时可能扛不住。

所有人都面临着一个残酷的选择:转诊?距离最近的上级医院远在300多公里外,对于离不开呼吸机的小生命来说,哪怕路上多一秒颠簸都是生死考验。

“不能转!我们就在 NICU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做手术!” 新生儿科主任唐瑜的话掷地有声。这个决定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一场艰巨的挑战 —— 因为,整个桂林都还没有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为超早产儿开展PDA结扎手术的先例和能力。要想争取生机,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跨越地域限制,邀请外地专家支援。

经过紧急协调,新生儿科团队联系上了深圳儿童医院外科团队(其团队在新生儿PDA手术领域经验丰富)。一场跨越300多公里的 “生命支援” 就此启动。

多学科团队讨论治疗方案

5月14日14时,手术准时开始。显微镜下,主刀医生的手稳如磐石,在2.0mm(仅比绣花针粗一点)的动脉导管上结扎,每一次进针角度、每一道缝线张力都容不得有半点偏差。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围在旁侧紧盯着监护仪:血压必须控制在±5mmHg内,核心体温偏差不能超过0.2℃,每一个数据波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专家为“掌心宝贝”手术

20分钟后,当结扎线稳稳固定的瞬间,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曲线开始稳步回升:80%、85%、90%…… 一点点爬升至正常范围,术后床旁胸片显示,双肺淤血明显减轻——手术成功了!

这是桂林市妇幼保健院首次为体重<1000g超早产儿实施的床旁PDA心脏结扎术,更是桂林及周边地区首次在NICU内完成此类高难度手术。

这不仅为“掌心宝贝”筑起“心”防线,更填补了区域内超早产儿床旁心脏手术的技术空白 ,意味着,桂林及周边的超早产儿从此无需长途奔波,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水平救治。

坚守:116天精细化护理!

从1ml奶量到2930克的成长

手术成功不是终点,术后治疗更是一场持久战。接下来的日子里,新生儿科团队用“分毫必较”的精细化护理,陪着“掌心宝贝” 慢慢康复:每小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血管活性药物以0.1μg/kg/min的精度调节,确保循环稳定;从每次1ml的微量母乳喂养开始,根据体重变化、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调整营养方案;责任护士每天为宝宝做抚触、轻声说话,开展神经行为评估,在治疗的同时守护神经系统发育。

第66天,“掌心宝贝”开始第一次经口喂养;第93天,脱离呼吸机;第116天,体重达到2930克(接近正常新生儿体重),能自主吞咽完成所有奶量,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当医护人员笑着告诉家长“宝宝可以出院了”的时候,所有人都红了眼眶——这116天的坚守,终于换来了最好的结果!

“掌心宝贝”出生时留影

出院时留影


守护:不是偶然的奇迹,

是体系化的底气

“‘掌心宝贝’的救治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我院新生儿科‘体系化建设’的结果。” 唐瑜主任介绍。作为桂林市首批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科室年均救治500余例危重患儿,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500g)约11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1000g)约40例,成功救治的最低孕周仅23+4周、最低体重仅470g,存活率远超区域平均水平。

每一个超早产儿的到来,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一次救治成功,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暖箱的柔光未熄,医者的守护不停。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用更精湛的技术、更温暖的服务,守护好每一个宝贝的生命之光,为桂林及周边地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注入坚实的妇幼力量!

科普:什么是新生儿PDA?

新生儿PDA指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指胎儿时期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未按时闭合,导致血液异常分流。

核心特点:

好发人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显著高于足月儿,部分足月儿也可能因缺氧、感染等因素发病。

主要危害:异常分流会增加心脏负荷,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导致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处理原则:

观察等待:部分足月儿或轻症早产儿,动脉导管可能在出生后1-2周内自行闭合,可暂时密切监测,无需立即干预。

药物治疗:常用吲哚美辛或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促进导管闭合,适用于符合用药指征的早产儿(如无严重感染、出血倾向等禁忌证)。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导管粗大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顽固性心力衰竭)时,需通过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结扎导管,以纠正血流异常。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