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教育质量提升、公平优质发展、教育改革深化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今年2月我市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构建“1、3、5、10年”教育强市建设“施工图”,细化分解6大重点任务,包括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县域高中振兴计划等。上半年,我市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1万个,新建幼儿园3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8.6%,阳朔县获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基教扩优提质行动”,实施县域高中振兴计划,4所高中通过自治区特色高中评估,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首创“导学议评练悟”六步教学模式,学生数学平均分提升8.5分,近六年99人高考数学超140分,72人考入清华北大,该模式获桂林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市还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桂林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等6所院校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推动产教融合;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雷锋活动展评获评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桂林医学院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层次实现新突破。
同时,我市投入5.77亿元新建10所学校,改扩建123所学校食堂,实现93.62%学生享用午餐热食,惠及3.6万学生。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万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行“AI赋能课堂”,桂林中学初中部开展“1+7”府学课堂赛课活动,利用数字人、智能批改等技术提升课堂效率;1区4校入选国家级科学实验区(校),2所学校成为国家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与此同时,教研共同体与教师发展亦取得较好成绩。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正高级/特级教师9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6名。
行稳致远,继往开来。下一步,我市将聚焦“教育强市”目标,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五育融合”评价体系,试点综合素质评价数字化平台,扩大教育开放合作,深化与深圳市、北京市西城区的教育协作,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龙玉平 李灿 王瑜 钟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