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区在我市举行,不仅促进中国——东盟的人文交流,更为国内特别是桂林的文旅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各企业以旅游展为接口,全力打造互惠合作的“黄金平台”。
桂林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副总裁 凌云: 本次东博会,旅投集团作为业主,与人民网合作开发的“AI桂林”文旅大模型惊艳亮相。而我们的展区中,Ai 元素融入了各个体验板块。 当漓江画派名家作品与AI 技术的结合,传统的山水绘画艺术以更加潮流的方式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与往届相比,本届东博会规模更大、互动更强、平台的能级更高,为我们对接国际市场、展示文旅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我们坚信以市场拓展和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桂林旅投集团将为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注入持续动力。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策划部总经理 吴晓 :展会既是品牌展示的窗口,也是渠道对接的通路,更是宣传推广的有效载体。今年,我们在展位集中呈现了公司近年来围绕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科技和新世代消费者所构建的全方位产品生态,同时向公众介绍了我们“一核一优、两翼三扩”的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我们积极参与展会组织的多项推介及买家对接活动,与各地客商广泛沟通、深入洽谈,推动务实的合作。此外,我们还充分借助展会的宣传势能,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
桂林升辉旅游景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 滕方慧敏:本次博览会,我们也聚焦“一山一城一非遗”,通过文化展示与互动体验,生动地呈现独秀峰的灵秀、靖江王府的厚重和“王府秘拓”的活态传承。展会上,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当下文旅行业正朝着更加数字化、体验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人们的旅行方式。这更敦促我们加速推进景区数字化建设。
桂林升辉旅游景区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王府秘拓第二十一代传承人 王继胜:展会期间,许多游客亲自体验了拓印制作,尤其是年轻人对这项古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们也正积极探索科技赋能非遗的新路径。例如通过AR技术还原传统拓印场景,利用数字化手段保存和传播技艺流程,让古法技艺打破时空限制,生动、直观地走向大众。古老手艺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褪色,反而能借助科技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桂林泰元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保良:作为秝园桂花糕的非遗传承人,多次受邀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这一国际平台,我倍感荣幸,通过这一平台,对于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市场认可度,经济收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下一步我们将以新兴工业+非遗文化+旅游体验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建设非遗体验糕点生产线与体验中心,推动桂林传统糕点技艺向文化IP转型。
广州优尼康通卫生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严桥:我们这次参加这个会展的目的其实是想因为我们国内已经做的很透了,主要做药房渠道,包括日常的消杀,酒店,旅行,都能用得到。然后我们这次也是想趁这个东盟会走向这个国际舞台。那我们今天重点带来了一个我们的这个拳头产品。
湖南天空梦享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 易灿:我们每次能够来到这个东盟博览会 ,可以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各位朋友 ,可以互相的交流, 了解更多的国际情况 ,怎么能够走出去 ,引进来。 因为我们是在缅甸做翡翠 ,沉香的, 用国际的原料加中国的文化 ,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怎么走出去 ,更好的结合 ,所以说我觉得东盟博览会(旅游展)这个平台很好 ,毕竟我们更看重的是“一带一路”巨大的机遇。
(徐婷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