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热播电视剧《阵地》引发广泛关注,也将桂林深厚的文化抗战历史再度呈现在观众面前。记者循着剧中线索,实地探访了桂林的取景地与历史事件原址,回望峥嵘岁月,讲述这片土地对抗战文化的保护与新生。
在桂林,红色遗迹不仅留存于景区,也散落在繁忙的街巷之中。即便城市不断发展,这些旧址依然保持着原有风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见证着这座城市与人民对历史的敬重与传承。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岑佳璐 :在电视剧《阵地》第二集中,周恩来派李克农“把八路军办事处开到桂林去”,这也把许多观众关注的目光带到了桂林,带到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剧中,李克农饮下万祥醩坊地道的桂林三花酒,将办事处租在了这里。在真实的历史中,办事处保留了另一侧的酒铺作为掩护通道,巧妙地在反动派眼皮底下开展工作。
1938年11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成立。作为中共在华南地区唯一的公开机构,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国统区开展抗日工作的重要堡垒,被誉为连接延安、重庆与新四军的“红色心脏”。如今,旧址内复原了当年的办公场景,细致的陈设生动再现了“八办”昔日繁忙的工作景象。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讲解员 时岱: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是依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建立起来的纪念性博物馆, 旧址现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国家国防教育基地, 全国近百个红色经典旅游景点之一和全国第二批抗战遗址遗迹, 也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来参观, 让他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桂林的抗战红色历史。
“八办”旧址不仅作为纪念馆得以完整保留,更在不断依托红色资源进行建设提升。新建陈列馆面积达3800多平方米,参观环境、展览档次与服务水准显著提高,还通过仿真场景、电子沙盘等互动手段增强参观体验。馆内“抗日烽火映桂林”展览展出历史照片1300余张、文物实物200多件,重现桂林军民英勇抗战的历史画卷。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讲解员 时岱: 近年来,我们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利用每年的重大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时间, 每年的5月18日博物馆日, 进行一些丰富多彩的红色研学活动和一些红色纪念活动 ,能够让更多的游客和小朋友参与进来, 通过做手工美术 ,竞赛答题以及寻找文物历史等多种形式, 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们桂林城的抗战文化历史和红色历史。
同样被桂林人民精心守护至今的,还有救亡日报社旧址。在近期剧情中,《救亡日报》历经艰难于1939年在桂林复刊。主编夏衍与同事们激动地为报社挂牌,这一幕不仅揭开了文化抗战的重要一页,也是《阵地》剧情发展的关键线索。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岑佳璐: 救亡日报社旧址,就这样静静伫立在热闹的城市中心街巷中。当年的新闻战士、爱国文人们在报纸的方寸版面中笔耕不辍,这座简易的砖木小楼里,传出了唤醒国魂、凝聚救亡的呐喊。
《救亡日报》作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舆论阵地,与汇聚桂林的千余名文化名人共同铸就了这座“抗战文化城”的辉煌历史。
(文涛 岑佳璐 秦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