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建于1947年的桂林电影院来说,2002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桂林电影院结束了没有电影数字放映技术的历史,并且加入了中影南方新干线,从此大片新片和全国各大城市同步上映,桂林的电影市场也迎来了寒冬后的春天。
在上个世纪90年代,VCD、DVD等家庭影院的出现,给中国的电影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中国电影行业一度陷入低迷。桂林电影院原来陈旧简陋的放映设备和场地,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很多人都觉得在家里看碟还舒适些,不一定要到电影院。
【同期声】桂林电影院的经理 龙幼文:“当时设备呀什么都比较简陋,使用的都是板凳,长条的木头板凳,就和现在很多乡镇会议室板凳一样的。以前的话呢每个影院都是单厅形式,这样给观众的话呢,选择余地(不大),(可以说)没什么选择, 来到这个电影院的话呢,一部片子就是一部片子。”
1999年随着桂林 城市大规模改造序幕的拉开,桂林电影院也进入了改造的框架。 政府关心再加上桂林电影人的努力,2002年一个崭新的拥有现代数字技术的多功能影院展现在桂林人面前。龙经理一参加工作就是电影队的放映员,和电影打了38年交道,亲历了新桂林电影院最初的设计、装修、设备安装到后期的调试,可以说对桂林电影院的发展了如指掌。说起放映技术的变化,这位老电影人感触颇深。
【同期声】桂林电影院的经理 龙幼文:“当时(70年代)改造出来就是国产珠江放映机,这个机子当时采用的就是炭放光源,到八十年代改造,现在都采用三敦 (而现在的)这个数字机接片,(的时候)比较连贯,第二采用数字机以后呢,这个画面都没有磨损,磨伤,画面更加清晰,没有任何杂质在上面。如果是胶片机的话呢,它通过运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摩擦,摩擦以后,就擦伤影片,荧幕上就会有好多雪花点一样。”
2002年数字放映技术的引入,结束了桂林没有数字放映厅的历史,电影放映的画面质量和音响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桂林电影行业也完成了从传统放映技术到数码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
【同期声】桂林电影院的经理 龙幼文 :“当时(桂林)没有一家影院采用数字立体声设备,比过去还原更宽,声音出来以后更加地清晰,比较宏伟,就像现在我们在电影院看到很多(电影)镜头的场面声音出来以后我们都是好像身临其境一样。”
这一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改变中国电影市场低迷的状况, 电影院的影片调配方式,从原来由各省的电影公司统一调配影片,变为了成立统一的电影院线,全国同步上映新片大片。原来在桂林看电影总要比北京 上海等大城市晚一些,可自从2002年 桂林电影院加入了中影南方新干线,桂林人也能和全国人同步观看大片、新片。从此电影院里 不再是过去那种一部老影片放上半个月的门可罗雀的局面,轮番放映的新片大片、先进的放映设备,舒适的观影环境,让电影再次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大家追求时尚,放松心情的方式。然而蓬勃发展中的桂林电影院为了满足观众更高的需求,仍在不断引进着更为先进的数字设备。
【同期声】桂林电影院的经理 龙幼文:“ 2005年开始使用数码机,当时是1.3K的,从去年(2008年)去年,我们就开始使用2K的,目前2K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机。”
2002年起桂林电影院所发生的变化,激活了桂林的电影市场,它在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印证了中国电影事业正走在蓬勃发展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