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一个全国爱耳日,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植入人工耳蜗可以重建听力,切实改善重度听力障碍儿童康复状况的认识,今年 “爱耳日”活动主题确定为 “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人工耳蜗是模拟人体耳蜗功能的声电换能装置,它将环境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入患者耳蜗,刺激耳蜗残存的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我国现有0到6岁的听障儿童约有13.7万,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2.3万,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些孩子的现状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实行了抢救性计划,其中就有对0到5岁的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手术进行资助。
【同期声】“那么国家实施这个计划是从09年的下半年到2011年,用三年的时间, 国家拿出是五个亿 ,为一千五百名为救助对象, 实施人工耳蜗。”
桂林也从去年开始参与了这个计划,通过筛查已经确定为一名患儿进行安装人工耳蜗手术,具体操作还在进行。今年这个计划还将继续。
【同期声】“对十二个县五个城区 ,由残联进行筛查, 然后把筛查的结果, 报个自治区康复中心, 由康复中心, 根据救助对象符合条件的进行救助。”
人工耳蜗手术是迄今为止治疗各种极严重耳聋的唯一有效方法,植入人工耳蜗后,患儿还必须进行后期语训才能提高语言能力。想加入这个计划必须符合以下资助条件:一.年龄1到5岁先天性和后天性耳聋的患儿,小年龄优先。二.听力损失为重度以上,医学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听觉器官发育正常,无脑性麻痹,无蜗后病变,精神、智力及行为发育正常。三.家长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家庭有能力配合并保证救助对象在定点康复机构至少接受一年的康复训练。国家救助的标准包括免费为救助对象提供一台10万元的基本型人工耳蜗产品,并提供12000元的术前检查费和手术费,手术后一年每人给予14000元的康复训练费。另外就是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安排贫困家庭聋耳救助,
【同期声】“首先要提出申请, 申请要过我们桂林市残联 ,按照贫困聋耳抢救性康复项目这个计划 ,然后把这个计划申请以后, 把这个计划报给自治区残联康复中心, 根据抢救性行动的条件 ,和这个筛查的标准, 对这样有申请的救助对象进行初筛, 然后把这个初筛的结果 ,符合这个条件的就上报给中国聋儿康复中心。 聋儿康复中心指定医院进行手术。”
不过市残联的负责人也表示,人工耳蜗的价格比较贵,还不能做到广泛的普及,所以不是极重度或者全聋的患儿可以使用助听器来补偿听力,6岁以下的儿童在助听器方面也是可以得到国家资助的。
耳朵是人类重要的听觉器官,无声的世界会让孩子失去很多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希望大家都能爱护自己的耳朵,如果发现自己小孩有听觉障碍要进行及时的治疗,这样才能使孩子重建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