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河北邯郸市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联纺路上,在长达半个小时里行人们视而不见。途经此处的出租车司机王铁军将老人救起后,老人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
这位老大爷姓康,今年78岁,一个多月前才搬到邯郸广厦小区的儿子家住。11月15日上午10点多钟,他一个人出来溜达,一直溜达到下午3点多钟,在过马路时不小心摔倒了。在长达半个小时里行人们视而不见。这时候,出租车司机王铁军在联纺路拉一位客人到广泰中学,经过春晖小区门前时,他发现有一位老大爷摔在马路上。
“车都开过去了,我觉得不对劲。从后视镜里看到老人向前伸出手,想抓住隔离带的边儿,抓了一下,又抓一下……”王铁军说,当时自己心里就觉得揪得慌,天气这么寒冷,那么多车经过怎么就没人下来问一问。随后王铁军停下车,对乘客说,“我不能拉你了,我要回去看看这位老人,打车费也不要了”。乘客临走时还提醒王铁军:“做好事可以,当心别被讹上!”紧接着,王铁军将车掉头,顾不得熄火,就下车跑到老人身边:“大爷,您怎么了?”得知老人只是摔倒了,自己站不起来,他便搂住老人的腰,半扶半拖地帮助老人站了起来。王铁军又把车开过来,将老人搀进后排座位。上车后,老人感慨地说:“谢谢你,放心吧,我不会讹人!”,老人平安到家后,他的儿媳妇掏出100元钱要酬谢王铁军,被婉言谢绝了。
看见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是扶还是不扶?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临到眼前时,却并不那么容易回答。现在很多市民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论起好心搀扶倒地老人却遭冤枉的最有名的例子,还当数2006年轰动一时的南京“徐老太”案,还有西安张衡事件,贵州彭女士事件,这一件件被遭冤枉的事件使市民对倒地老人真的是不敢扶了。
《燕赵晚报》:“我不讹人”是信任与道德缺失的警号
《燕赵晚报》评论到:这样的事情令人心凉,也足以说明时下社会风气之不正常。老人在得到救助之后以一句“我不会讹人”告知施救者,犹如每一个商家不得不打出:“我不是骗子公司”的誓言那样,令人唏嘘。如果这种违背常理的现象进一步演变,若干年之后,每一个出门办事的老人,出门前首先必须在背后贴上一张“我不讹人”的字条,将是对现代文明社会的极大讽刺。“我不讹人”是打消救助者顾虑的“自辩”,也是现实所迫,更是信任与道德缺失的警号。
新华网:解决“救人反被讹” 关键还是从道德上着手
新华网评论到:有专家建议加大对“讹人”者惩处力度,以法律来惩治讹诈者。道理不差,但救人者尚且拿不出证据,又如何拿出讹人者的证据?法律不是万能的,强行介入道德领域未必是什么好事,也管不过来。真正解决“救人反被讹”,关键还是从道德上着手。人人都能献出一片真心,人人都能见义勇为,必然会汇聚成一股社会正义的洪流。心存善意的社会公众,首先不要给别人打上“不道德”的标签,这是迸发社会温情的前提;另一方面,每一个人也应有充分信心相信我们的社会还是好人多。像这位出租车司机那样“不害怕被讹,而是将心比心”的人越多,社会风气就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