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播出我台建台25周年系列报道《我们在路上》的第四集,在这一集里,我们将看到桂林电视台编辑系统的变迁。
【同期声】记者 桑蓓 :“我们要完成一个电视节目,首先我们的记者要进行前期的拍摄,之后还要将拍摄回来的影像素材进行编辑,观众朋友在电视上见到的就是我们编辑好的成品。除了记者的拍摄水平,编辑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今天我就要带大家一起沿着我们台的发展之路,了解一下编辑机和编辑系统的变化。”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原技术部主任 潘秀球 :“这些机器就是真正我们开台以来第一批的录像机和编辑机, 一路一路的更新换代,一个比一个稍微档次高一点,这些都是老机器,现在都变成历史了。”
潘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是从建台之初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使用过的编辑机,虽说这些机器采用信号有些区别,但总体来说它们都是线性编辑系统。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副总工程师 龚惠民 :“就是一个录像带是放,一个这边是录,要两台机器,从录像带,一点一点的打点,用(另一盒)录像带编辑,我们俗称‘对编’。”
传统的线性编辑是按照信息记录的顺序,从磁带中重放视频数据进行剪辑,它需要比较多的外部设备,比如放像机、录像机、特技机和字幕机等等,工作流程比较复杂。从现在看,这种“对编”的工作效率还是比较低的。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副总工程师 龚惠民 :“如果你要找一个素材,素材是在录像带的头,编到尾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需要头上的那个素材,比如说这个磁带有50分钟,就要倒50分钟倒到头上一分钟,再找到这一分钟的素材,这样相对来说效率就比较低,而且对磁带损伤也比较大。当时我们有一个技术指标的,一个新闻类的节目,一分钟的节目,至少要花出半个小时左右,才能把它全部做完。”
以前为了制作十来分钟的节目,往往要面对长达四五十分钟的素材带,反复审阅比较,然后将选择的镜头编辑组接,并进行必要的特技和字幕等处理,产生了大量的机械重复劳动。就拿上字幕来说吧,用当时的技术操作起来就很麻烦。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副总工程师 龚惠民:“因为打个字幕要对着片子来敲,时间对不上又得重来,对不上又得重来,所以原来也有很多观众反映‘你们干吗?有的时候节目不上字幕啊’,确实我们很多节目是没办法上字幕, 比如今天刚做的新闻节目,晚上就要播,好多就没有时间来做字幕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更为方便快捷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到了广泛的应用。从2004年开始,桂林电视台更新了编辑系统。
【同期声】桂林电视台技术部主任 刘志刚 :“这套系统跟以前得对编系统相比,我们这是一个网络。我们这里有二十多台编辑机连成一个网络,每一台机器里的节目和素材都是可以共享的,我们一个栏目就可以有很多人来分别做不同的工作,有的做文稿,有的做编辑,有的配音,最后合成在一起,就完成了一个节目的制作,特别适合我们新闻这种多人协同来完成的这么一个工作。”
非线性编辑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数字化制作,几乎所有的后期工作都在计算机里完成,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外部设备。而且非线性编辑只要上传一次素材就可以进行多次编辑,素材的信号质量始终不会变低,同时大量的素材都存储在硬盘上,可以随时调用。搜索素材也很容易,只要用鼠标拖动一个滑块就能立刻找到需要的那一帧画面。整个编辑过程就像做文字处理一样,既灵活又方便。同时,多种多样、花样翻新、可以自由组合的特技方式使制作的节目更加丰富多彩,将制作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前需要花半个小时才能编辑好一分钟的节目,如今只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了。
【同期声】记者桑蓓 :“正是有了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我们电视人的创造力才不会受到局限,我们新创办的栏目才会越来越多,已有节目的时间长度才能增加,节目的内容才会更加的丰富,您家里的电视荧屏才会越来越精彩。为了您能看到更好的电视节目,我们会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