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1日开幕的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市长李志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提交代表书面审查的《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草案》鼓舞人心,令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和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倍感振奋。大家结合各自的工作,斗志昂扬地谋划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抓好“四大建设”,全年计划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0亿元,人大代表们认为,这项工作部署符合我市的具体情况,也是各县区发展必须抓住的“牛鼻子”。
【同期声】人大代表 荔浦县委书记 罗永东:“主要在抓投资上下工夫,我们十二五计划投资七百个亿,那意味着每一年投资就要达到一百个亿以上,我们投资基本在两个方面上:一个是交通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另一个就是工业(方面)的投入要加大,把我们荔浦的民营经济这一块,工业投入这一块来加大,以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提出“要以激活民间资本为抓手,引领民营经济新腾飞”,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亮点。对此,政协委员们深受鼓舞,大家认为,要全面促进全民创业,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同期声】市政协常委 市工商联主席 市总商会会长 王昕:“我们市工商联、市总商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经济的桥梁纽带,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经济的助手,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团结、服务、引导全市的非公经济人士,全市的非公企业,积极地投身桂林市的‘一推两改’的建设之中,为桂林市的经济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和科技的支撑,文化科技界的委员们纷纷表示,要通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期声】自治区政协委员 桂林市桂剧团团长 张树萍:“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继承、保护和发展桂剧,一直积极呼吁建设一座与桂林山水和历史文化相生相应的标志性文化建筑——桂林桂剧院,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旅游产业文化’为契机,为桂林的文化立市作出重要的贡献。”
【同期声】政协委员 桂林市科协主席 秦大臻:“我们桂林市有11.8万科技工作者,有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我想,要完成政府的宏伟目标,就要把整合、积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动员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使政府的目标,提供科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