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发改委在推进竞争上岗中,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采取量化测评、多维度考察、差额票决等方式,真正测出干部的素质和水平,把考试和考察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防止单凭考试、演讲取人。
选拔一个 发现一批 激励一片
2010年8月份,原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党委书记的温秀坤,通过公开选拔方式提任到自治区发改委任地区经济处副处长。
谈到当时笔试题目时,曾做了四年半的乡镇党委书记温秀坤深有感触,“不仅仅是升学、升职类的笔试,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笔试,但又没有参考资料,试题的内容实践性都很强,只有真正把心沉在基层并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人,才可能答好。”
地区经济处工作职责主要是协调全区国土整治、开发、利用保护政策;编制并组织实施老、少、边、山、穷地区经济开发计划、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组织或参与编制、实施重点流域、湖泊综合整治规划等,与市县一级的接触最多。而温秀坤本身就有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不经过渡即可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要求。
“有同行笑我们是连升三级,我自己也是连想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机会到自治区工作,而且还是任自治区发改委副处长的职务。”温秀坤说,能参加这样的公开选拔是乡镇基层干部的一种幸福,树立了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的导向,实现了选拔一个,发现一批,激励一片的目的,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温秀坤仅仅是自治区发改委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自治区发改委根据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工作部署,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共拿出18个与规划、投资、项目工作密切相关的处级领导职位在委内开展竞争上岗、公开推荐和面向基层公开选拔,参与竞争性选拔的处室占机关处室总数的58%,报名参与竞争性选拔的干部职工达135人次,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占机关处级领导干部总人数的28%。
“四维一体”透视拟提拔干部德才
自治区发改委在积极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中,针对存在的“高分低能”、“唯考取人”和操作成本过高等问题,采取“量化测评”、“多维度考察”和“差额票决”等办法,探索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提高干部考评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自治区发改委在竞争上岗和公选工作中采用了“量化测评”办法,做到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在竞岗考试中主要采取演讲和现场提问的方式进行;在公选面试中也增加了答辩内容,根据入围干部面谈和答辩表现对其量化评价打分;在民主推荐中,实行分类推荐,把推荐得票数折算成分值,量化比较;探索实行差额票决制等方式择优任用干部。
针对以往干部考察中存在考察方法单一,考察不深入,容易失真失实等现象,自治区发改委探索了“四维一体”考察办法。“四维一体”即从四个层面立体考察,即根据与考察对象工作联系紧密程度,把考察评价对象分为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所在处室的其他干部、业务联系密切处室的干部四类,依据评价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并注重多维度延伸考察。
“传统的干部考察方式,主要是面对面的个别谈话、查阅档案等。在谈话过程,谈话对象难免有顾虑,不敢说或者说的不全面,不能真实地反映考察对象的真实水平。”自治区发改委人事处处长黄汉荣说,采用“四维一体”的考察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减少上述现象的出现。
“自治区发改委一贯坚持做到‘从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的用人导向,通过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自治区发改委主任章远新说,2011年发改委还拿出机关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政策法规处等2个处长职位和若干个副处级领导职位在委内开展公开推荐拟任人选,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推进全区发展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