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发现100多个小学一年级新生有iPad,学校遂开出了两个“苹果班”,一共90个学生。这两个班的学生可以用iPad上课,回答问题,回家做练习。 小一新生用iPad学习,免不了引来家长各种担心。校方表示,这是学校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一种试点,学校通过与家长签订使用协议书来规范iPad的使用。
“这节语文课上,让我们一起用手中的iPad打开软件,戴上耳机,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开学第一天,在嘉定区实验小学一年级4班的语文课堂上,全班45名学生打开的不是传统教材,而是一个个平板电脑。新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张琛晖专门为学生准备了一个《yoyo上小学》的有声读物,讲述的是一个叫做yoyo的孩子要去上小学了,她感到很紧张,可是学校里老师热情地迎接她,还有小朋友和她一起做游戏,让她觉得很开心。听着故事,学生显得兴趣十足,老师的发问也让学生开始放松。
“听iPad讲故事很好玩,故事很好听。”拿下耳机,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记者看到,iPad对这个班上的孩子来说已不是新鲜事物,孩子们用起来个个得心应手,比很多大人都熟练。
“在一年级课堂上引入iPad教学,初衷是学校要探索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如何更好融合。”嘉定区实验小学校长花洁说,根据初步设想,“苹果班”的学生每天有一节课的课堂学习会使用到iPad,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和外语。语文课上可以使用笔画学习软件,巩固所学生字;建立自己的个人微博,发表学习所得。英语课上通过英语儿歌学习软件,积累词汇;通过学习软件进行模仿和录音对比,学会正确发音。” 不过信息化学习手段还是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所以用iPad教学的这一节课,用iPad的时间会控制在20分钟左右。
天津日报评论到,虽然高科技产品进课堂是大势所趋,但是,不少家长和老师还是表示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学生们人手一台iPad,那么上课时谁能保证大家都在做题而不是玩游戏呢?真要是以后都用上了iPad,估计学生们更是提笔忘字了,此外,眼科专家表示,学生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应特别注意用眼卫生。
解放日报发表文章说,“苹果”进课堂,已有不少区县试点。不过,“高科技武装”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少环节仍需完善。如有的学校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还不会上网下载,每天只能由家长帮助。回家作业成了“家长作业”,失去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学习的意义,这样做是否背离了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