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的开学,教育部以及各级部门都三令五申,严禁学校以各种名目乱收费,可不久前,河北省武安市第五中学要求在学校就餐的学生不管是否自带餐具都要缴纳“洗碗费”。此举,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和不解。
9月10号中午,正值武安市第五中学学生放学期间,记者在校门口随机采访了几名学生,均证实学校确实收取了“洗碗费”。收费的标准是每学期住宿生每人35元,走读生30元,后来,又改让住宿生缴纳20元。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家长对于学校强行收取的方式感到反感,认为每个学期都要缴纳,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负担。
对于学校收取“洗碗费”的事情是否合理,武安五中主管后勤的冯建华副校长坦然承认,这项收费行为并未取得物价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许可,并解释说,学校现有学生5000人左右,由于食堂洗碗水龙头数量有限,有时会出现学生之间抢夺洗碗位置发生争执的现象,同时,学生们有时会将剩饭剩菜倒在水池中,造成下水道堵塞。过去,学生自带餐具用餐,后来学校统一购置了餐具、洗碗机等物品,向社会招募工作人员进行餐具洗洁和操作。机器设备都是学校自己投的,这里面必然还涉及到其他费用问题,这些成本不小,所以才向学生们征收。目前,武安市第五中学已经将“洗碗费”退还给了学生,也收到了当地教育局通报批评并承诺今后这笔费用由学校自己承担。
荆楚网的一篇文章评论到:不应该收的费用,为何学校却可以“擅自”让学生“分担”?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哪里去了?如果,媒体不报道,“洗碗费”是不是还要继续收取,难道学校和教育局之前就没有听到不同的“声音”?而且,像这种属于“乱收费”范围的收费行为,在学校还有没有?学校自查没有,教育局查没查?希望教育部门借此事件好好反思“铜臭味”的思想根源,负起教育的重任,还学生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给社会一点对教育的信心。
西安晚报也评论到:这些年,一些地方教育乱收费“整而不治”,除了力道不够外,最关键的逻辑就是“贴补思维”。“洗碗费”是昙花一现了,但沿着这个收费思路,也许还会创设出更多新式乱收费,退还显然不是究责的最后账单,如果不能严肃教育乱收费的高压线,市场迟早会成为教育乱收费的遮羞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