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全国政协举行的“儿童用药问题专题研讨会上了解到,我国儿童占总人口20%以上,但儿童药品却紧缺。国内市场90%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部分特殊药品甚至供应短缺。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康介绍,我国儿童接近3亿人,儿童就诊量也增多,北京儿童医院今年夏季日门诊量已达到1万人次以上。但实际上儿童专用药品却比较缺乏,一些特殊药品甚至出现供应短缺。在市场现有的3500多个制剂品种中,供儿童使用的仅60种,所占比例仅为1.52%。国内90%的药品无适宜儿童的剂型。
儿童药品相对于成人,药品剂量小,批次多,对剂型和口感都有特殊的要求,用药市场相对成人市场较小等,导致其分摊成本高,但其定价机制和成人药品一样,导致开发生产儿童药品无利可图,所以药企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而有数据显示,我国的儿童用药中,有一半左右存在超量问题。这样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聋哑学校的学生中,有70%是由于儿童时期用药不当造成的。
在此次的全国“儿童用药问题”专题研讨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吴浈介绍,将建立儿童用药快速审批通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儿童药“即到即审”。同时,组织制定和发布儿童群体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积极借鉴国际经验。
新京报认为,全国政协建议政府对儿童药品实行补贴,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机制是非常对症的。如果有关部门真能将之付诸实施,将儿童的用药安全提到应有的高度,未来孩子们的用药安全必将得到有效的保证。但也应该看到,不论是政府实施补贴,还是建立儿童用药的规范,都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
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说,儿童药还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关心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在实处。儿科是个综合问题,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从政府到医院,到医药学专家,到制药企业,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