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中国梦”蓝图再绘——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系列述评之一

2013年02月19日 10:24:02  来源: 《 人民日报 》  所属分类:国内新闻  编辑:gltvs.com  阅读:   查看评论()

 

  开栏的话

  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十八大精神引领下,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提出了新思路,开拓了新领域,展现了新气象,创造了新业绩,达到了新境界。从今天起,本报在“贯彻十八大 开局新气象”专栏推出系列特稿,以期进一步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用实际行动迎接全国两会召开,用实干共同托举“中国梦”。

  

  当“中国梦”长卷舒展,31幅画景闪亮登场:年初,31个省区市陆续召开两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31份施政纲领将“中国梦”的蓝图描摹得更为具体真切。

  地方新脉动,照亮“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首次省级两会,各地梳理过往5年成绩单,布局未来5年发展路线图,新招迭出,亮点频现,路径更为清晰,举措更加务实。十八大的决策部署落地有声,13亿追梦人朝着民族复兴的方向起航。

  转方式:不同的地区,一样的追求

  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各地紧扣主题主线,扭住科学发展不放松。东部地区,更多强调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中西部地区,则更强调跨越、翻番、赶超。不同的地区,同样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未来5年,安徽谋划经济总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江西、陕西等省力争实现“三个翻番”: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翻番。宁夏则力促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翻番。

  与之相应,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对未来5年经济增速的预期相对较高,一般都在12%左右,这些省份如此表达他们的原动力: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此,云南“后发赶超”、贵州“冲出洼地”、甘肃“跨越发展”等等。

  近几年,区域发展增速由东部地区“一马当先”步入“西高东低”,东部省份调低了未来5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山东定为9%左右,广东为8%左右。

  东部地区将创新驱动战略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07年到2012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从1.3%提高到2.1%,技术自给率从53.9%上升到68%,但广东仍自认为,“自主创新仍是突出短板”。上海矢志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实施知识产权战略,5年后,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

  浙江计划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研发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量、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五个倍增”。天津打算用5年时间,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以上,打造更多拥有“杀手锏”产品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城镇化:关键在于人的城镇化

  从“老四化”到“新四化”,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各地普遍对城镇化战略予以重视,而城镇化不是简单地“项目占地、农民上楼”,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核心必将是“人”的城镇化,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防止‘土地城镇化’和千城一面的畸形发展。”山东把城镇化作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动力,启动城镇化“提质加速、城乡一体”行动,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河北也将城镇化视为扩内需的最大潜力,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使农民既能进得来,又能留得住,更能发展好!”今年,山西计划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推行居住证制度,解决好社会保障、子女上学、保障性住房等问题,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吉林准备选定10个左右重点城镇先行先试,赋予其更大的管理权限,采取政策资金支持等办法,实现重点城镇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由“乡”到“城”的转变。海南则打算选择一批有条件的城镇,开展新型小城镇建设试点,形成一批示范性特色风情城镇。

  针对城镇发育不够、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集聚产业和人口能力有限的问题,黑龙江坚持一手抓中小城镇发展,一手抓培育新兴产业和就业渠道,利用垦区、油区、林区、矿区的城镇化基础优势,发挥其对周边乡镇的带动作用。

  生态自觉:“美丽”成为普遍追求

  十八大报告中的热词“美丽中国”,以其诗意和温情,从“美丽省市”到“美丽村镇”,“美丽体”飞入了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着各地的“生态自觉”。

  北京下一步的治污重点就包括治理大气污染,加大PM2.5治理力度,做好压煤、换车、降尘等工作,确保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下降2%。此外,淘汰18万辆老旧机动车,在公交、环卫、政府机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完成城区1600蒸吨燃煤锅炉、4.4万户平房采暖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

  内蒙古计划出台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方案及配套措施,研究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建设森林草原碳汇基地,培育碳汇交易市场,推动碳汇交易,把该区丰富的碳汇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西藏则试点开展矿产、水电等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福建提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青山挂白”。推广长汀经验,利用工程措施治理崩岗,完成40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任务。

  不少地方更加重视绿色出行、低碳出行。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浙江今年拟将主要城市公交分担率平均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公共自行车数量、新增专用停车位数量、新增地下空间停车位数量比上年增量翻一番。未来5年,上海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使中心城公交出行比重、轨道交通占公交客运量比重均超过50%。

  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湖南将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监管体系,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统计制度,开展绿色GDP评价,推进两型标准建设,实施两型标识认证。江西、新疆等地提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释放红利:改革成为时代强音

  “改革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这句出现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宣示了改革前哨深化改革的决心。广东提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广东还决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市县行政审批事项压减40%左右。深化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加快实现县镇权责关系法定化。进一步探索省直管县(市)改革,扩大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宽入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体制。

  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凝聚“改革共识”,是省级两会的强音,也是各地发展的动力所在。上海提出,改革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按照浦东能突破、全市能推广、全国能借鉴的要求,加快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扩大开放、吸引人才、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如何打破“弹簧门”、“玻璃门”等体制障碍?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将加快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障碍,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北京计划出台多个领域民间投资实施细则,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投资回报机制,推出一批公共领域市场化建设试点项目。

  “敢为人先,敢于担当,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在先行先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今年的福建两会倡导改革创新、实干兴邦,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意识。

  从各地两会贯彻“八项规定”,会风清新扑面,到宣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置于监督的阳光下”,政风务实求真:涓涓细流汇入海,人人实干梦成真。

  中华大地上久久回响着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之辞:

  “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