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优异成绩迎三中全会”系列报道,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桂林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文化根植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桂林始终将发展群众文化作为文化事业的根本,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投入小、社会影响大、百姓广参与、群众得实惠”的文化惠民新路子,市民的文化素质在欢乐中得到提升,成为桂林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这是今年十月底,桂林本土基层群众文化品牌的“漓江之声”,举办的第34届“漓江之声”悦动漓江声乐创作节目决赛现场。在比赛中,来自全市十二县五城区选送的35部形式多样的优秀作品在漓江之声这个群众舞台上大放异彩。
桂林市群众艺术馆 党支部书记 孙小良:“从作词、作曲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谱乐和原创水平上都有了提高。”
“漓江之声”是桂林本土有影响力的基层群众文化品牌,从1980年创办至今,已演出1200余场次,演出节目近万,观众达百万人次,“漓江之声”不仅为市民群众送去了欢乐,也成为桂林锻造文化精品的大熔炉,许多优秀作品就是从这个群众舞台走出,在经过群众的考评后又征服专业评委,为桂林捧回文化部群星奖、曹禺戏剧奖、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等。
与漓江之声同样扎根于群众,成长与群众的基层群众艺术品牌还有桂林“百姓大舞台”,这个已演出110多场,参与的群众演员4万多人次,现场观众22万多人次的百姓大舞台,在为桂林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群众奉献着欢乐的精神大餐。
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 余捷:“我们打造了很多优秀的节目,那么今年我们还要改革一下 就是把这些优秀的节目,我们组织专场晚会,准备到有关县区去巡演,最大限度的让老百姓参与进来,我们送戏下乡。”
与此同时,荟萃了本地和外地名家名嘴的“百姓文化大讲坛”、丰富广场文化形式“周末大家乐”、“读书月”活动等“百姓品牌”,也在丰富着桂林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多的市民就此提高了文化素养。在拓展百姓演百姓看的百姓舞台模式的同时,桂林还注重文化活动的互动性。在刚刚落下帷幕的桂林国际山水文化节上,艺术巡游以“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方式,让既是演员也是观众的市民们交融互动,俨然成为市民的节日,身边的盛会。让来源于群众的艺术,又回归群众,为群众带来欢乐。
市民:“刚刚表演的有我的同事,我今天是专程过来看他们的演出,我觉得他们演得非常好,非常漂亮,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城市居民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发展也不甘落后。据统计,仅在过去两年,桂林已经累计投入1.05亿元,共建设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28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7个。建设规模、数量和资金投入均位居广西前列。今年,桂林又有17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开工建设。这些分散在各个乡村的文化中心建成后,将为农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长 余捷:“我们已经建成了450个村级服务中心,450个是个什么概念呢?占了全市行政村的27%,我们预计在十三五,这1654个行政村,我们能够全部完成,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它是有生命力的,也是我们努力去追求的一个方向。”(桂林台 李国 黄义武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