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强县”阳朔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旅游业并不是阳朔的全部,在旅游用地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当地还要坚守耕地的红线。然而,喀斯特地貌赐予阳朔如画风景的同时,也带来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在这一对矛盾面前,阳朔国土部门以拓荒牛的态度和毅力,从“找”和“改”两个方面下工夫,不断开拓耕地后备资源,确保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既守住了耕地的红线,又为县域发展提供坚强土地资源保障。
阳朔因山水而闻名,但特殊的地形地貌也制约了阳朔的发展。阳朔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型,山地多,耕地地块小而散。按照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因此,缺乏足够的耕地后备资源,许多旅游项目最终无法落地,阳朔也因此错失了很多好的发展机会。如何找到合适的耕地后备资源,成为阳朔县国土部门解决保护与发展问题的破题关键。
阳朔县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 骆俊安:二调图,我们用普通的话来,说看着就是一个图,其实它是一个数据库,因为它每一个地块,它都有自己的名称,还有它的属性,通过数据库对全县的地类进行排序,我们就可以有目的、具体的去找了。
这张神奇的二调图,显示的其实是阳朔县国土部门扎实的业务功底,为寻找到适合的后备土地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从全县二调图上筛选出的全县9个乡镇范围内规模较大、交通便利、适宜开垦的未利用地资源开垦候选点进行实地踏勘,并聘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专家,到现场踏勘论证。最终在兴坪镇较边远的西塘村委及大源村委,找到了面积约为3000亩的荒草地实施开垦项目。
桂林电视台 记者 李丽明: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阳朔县兴坪镇的回龙村委,那么在以前这个地方都是像我身后这种比人还高的茅草地,而近两年来在当地国土部门的帮助之下,当地农民把这里开垦成为了旱地,现在农民已经把这里种上了经济作物,原先一文不值的荒草地,在未来将为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去年,中央提出建设用地“占优补优”的新要求,也成了阳朔县国土部门的新动力新目标。由于在推进新城区及旅游项目建设中占用了部分水田,阳朔县国土资源局0在本县高田镇桥头村委、普益乡普益村委筛选出了两块旱地作为实施改水田工程项目地块,预计将为阳朔县新增水田约150多亩。随着未来“占优补优,占用水田补水田”的新规定落地成为现实,将推动阳朔县土地工作呈现出耕地提质改造的新亮点。
阳朔县高田镇桥头村委庙背村 村长 李梓盛:政府帮我们搞这个旱改水,我们基本上都很支持的,以后我们村想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出去的话,租金会提高对我们老百姓的收入肯定也会提高。
阳朔县国土资源局 副局长 郑振中:旱改水之后这个项目一旦做成一方面老百姓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对我们县的新项目占用水田可以缓解压力。
(李丽明 李晨 通讯员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