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我所知道的桂林电视》——一位老电视人的自述

2015年11月20日 11:39:01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台庆报道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桂林电视台 第三任台长 汤玉成

我所知道的桂林电视之一:风雨中的电视天线


    说起桂林电视台,其实应从1975年3月开始。

    记得那时在桂林的街头巷尾,只能听到桂林广播站有线广播的喇叭声音;对”电视”这个词也还是在少数人中谈论.商店里也多是卖各种型号的收音机,电视机也很少有卖.这都是因为在桂林市还看不到电视缘故。

    中共桂林市委为了让全市人民早日看到中央电视台(当时叫北京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及时听到党中央的声音.把建立电视差转台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桂林广播站.市广播站党支部立即成立以技师张乃衡为组长的电视组。主要成员有龚志康,李伟健两人,要建差转台,首先要选一个能接收得到电视信号的地方。当时,桂林方园300公里之内均无电视发射信号,只是在距市内350公里外的武鸣县大明山上,有一个广西电视台大功率发射台.为了选择一个能接收到这个发射台信号的地址,张乃衡的三人小组,在有关技术部门的配合下,身背沉重的测试机器,肩扛天线和电源线,爬山涉水,不分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跑了桂林附近的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若干个山头,进行了数十次的收测试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电视组在西山上建立了一个收测点.市领导决定亲自检验这个收测点的情况.那天晚上,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电视组冒着风雨爬上西山,架好天线之后,正准备开机收测电视信号.谁曾想到,由于风大雨大,西山顶上的天线被风刮倒了.共产党员龚志康和几个外线员,再次冒着风雨爬上山顶,不顾手脚被岩石和荆棘划破,几个人用手紧紧地扶稳天线,坚持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收测试验任务完成.要知收测结果如何,且看之二侯山情。


我所知道的桂林电视之二:侯山情


  西山风雨中的收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电视组的同志没有气馁,没有后退,继续在桂林附近的山头上收测试验。这时,他们在老百姓中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高不过侯山,大不过尧山”。何不上侯山去试试?

  侯山,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个秀才累试不中,夜间高人托梦,如能登上门前的高山,来年定能高中。第二天他背上干粮就爬山去了,越往上路越难走,尽是羊肠小道,满布荆棘树丛,经过“鬼见愁“的悬崖,爬上“鹰嘴岩”,终于到达仅有巴掌大的山顶。一身臭汗的秀才瘫睡在山顶,缓了缓气,把干粮袋从背上解来,正准备拿出干粮充饥,不想从半空飞来一只老鹰叼走了。秀才无奈地拖着疲惫的身子,慢慢往山下走。等他回到家已是掌灯时分。

  来年,秀才果然高中,还做了官。于是当地老百隆就把这座山叫侯山,就是谁能爬山这座山,就可以封侯做官。电视组和广播站的同志们并不想封侯做官,而是想让全市人民早日看到电视。他们经过收测试验,这个点是当时比较理想的差转台址。市里决定动员全市的力量,不分官还是民,登上建台,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大战七、八月,建成侯山差转台,出大力,流大汗,为了全市三十万。”市领导带领各界民众和解放军战士背水,背沙,背水泥上山,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用了两千三百多个工,侯山台的土建工程于八月底完工。接着是设备上山和安装调试,这些重任都落在广播站全体职工和电视组的身上。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用他们的双手和肩膀把几十公斤的设备搬上侯山顶。

  1975年9月15日,这天正好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为广播事业题词“努力办好广播”发表15周年,侯山电视差转台正式转播中央电视台(当时叫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发射功率50瓦。结束。

我所知道的桂林电视之三:大头山惊魂

  桂林人民广播站接受市里的任务后,发扬建侯山台的精神,全站职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经常背着干粮上大头山劳动,抬片石,打石子,合水泥,砌围墙。市橡胶机械厂,市一建公司无赏支援水、电和劳动力,帮助广播站建了一条上下山的道路,还建了一条从山脚直达山顶的索道,这样人员和设备上下山,就可以坐在吊车内上下,快捷方便也安全。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斗,一座200平方米的机房,30米高的天线耸立在海拔330米的大头山上。1980年11月25日大头山微波台建成投入使用。与此同进行的,还有另外一条湘桂微波电路的建设,这是由市广播站和桂林实验台等四个单位于12月14日共同完成的,接通了大头山微波台,并开始转播湖南电视台的节目。

  1980年12月25日大头山微波台正式开播。用三台50瓦彩色电视差转机,分别用5、6、8频道转播广西,湖南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不久,为了能直接收转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市政府专款购买了一套地面卫星接收设备,这在广西来说尚属前列。从此,侯山台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现在,遥看侯山顶上那火柴盒大小的机房和简易的天线,仍然清晰可见。不由得人们忆起桂林电视起步的艰辛。

  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从大头山微波台源源不断地传送到老百姓的电视机里。然而这背后的艰辛和秘密绝少有外人知晓。就拿节目来讲,当时播出了一些在社会上风行的录像片,如《射雕英雄传》,就是由山下的值班员,骑着单车送到大头山下,坐吊车上山,按时用放相机播放的,虽说吊车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但长年累月的使用,尽管经常维护也难免万一。终于这样的万一在一个阴冷的天气不期而遇了,那天,有四个职工带着少量设备从山上坐吊车下山,一路还顺利,没想到快到山脚时,吊车突然失控,在山顶吊车机房值班的感觉到也刹不住车了,这时守在一旁的技术员潘秀球,眼明手快,一个箭步跑到刹车前,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把刹把压死,吊车在距拦挡墙前停下来。吊车内的人惊魂未定的走下吊车。事后才清楚是怎么回事。


我所知道的桂林电视之四:第一个文件

  又是一个五年.到1985年9月,桂林的电视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电视转播发展到可以自己制作节目,发射节目的电视台。

  那是1984年9月10日,市委宣传部向广西广播电视厅呈送了一份报告,申请建立桂林电视台.广西广电厅接到报告后,于10月10日以桂广字(1984)180号文向国家广播电视部呈报了<<关于建立桂林电视台>>的报告.1984年10月26日广电部地方局和技术局联合发出(84)广地发建字175号<<关于同意桂林市建立电视台的批复>>,同意桂林市建立电视台,呼号为”桂林电视台”,使用4频道,发射机功率为1千瓦。这是国家广播电视部批给桂林市建立电视台的第一个文件。

  有了这个文件,1985年4月桂林市广播电视局成立电视台筹备组,任命了组长及其成员,同时把市广播站的电视转播台(原电视组扩建而成)正式从广播站分出来,参加筹备组的工作.市政府对筹建电视台十分重视,大力支持.拨出专款12万美元以及配套人民币26万多元,给电视台购置了三套编辑机,八套摄像机,一套特技机和广播电台用的录音机,调音台等必备的摄录编等设备,使电视台建台有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1985年9月16日,市广播电视局发出文件,任命了桂林电视台第一任领导班子.从这时起,桂林电视台的筹建工作更加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我所知道的桂林电视之五:招待所变身

  大家看了这三张照片,会发现这座小楼是一个医院的门诊部.但在它侧面的墙上却挂着一块土里土气的”桂林电视台”的牌子.沿着这块指示牌走去,就是电视台了。

  不错这座小楼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的门诊部.而它的楼上就是招待所,提供给来医院就诊的指战员临时住宿的.但为什么又挂着桂林电视台的牌子呢?

  话还得从头说起.电视台的领导班子成立之后,开始建台总得先找个”窝”吧,这个窝在哪里?大家心中无数.也不知当时是谁提醒一句,181医院有一个招待所,平时也没什么人住,如能把它拿下就有办法了.于是市广电局电视台筹备组就想去试试.没想到,很顺利就谈下来了.181医院的领导很愿意,很支持,很慷慨.一年租金才要两万多元.就这样,招待所这层楼就归电视台使用了.在原则上不破坏房屋结构的基础上,应由电视台进行必要的改造。

  整层招待所一共十八个房间,要把它们改造成演播室,控制室,微波机房,编辑室,还有编辑记者行政办公人员的办公室,小到一张公文纸,大到一台编辑机,都得自已动手去购买,去运输,去安装.当时全台包括我这个副台长在内,还不足三十人.人手少,任务重,时间紧.事情千头万绪,然而大家都牢记刚组建电视台时,局台领导提出的十二字方针”团结互助协作,安全优质科学”,一门心思就是建台,建台,建好台,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桂林电视台终于在1985年11月22日,顺利试播成功,结束了桂林市没有电视台的历史。

(汤玉成口述  小玉整理 相片/唐江华提供)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