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回眸“十二五”扬帆“十三五”】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实施“三大行动”“十二五”桂林工业在转型升级中实

2016年01月18日 15:28:22  来源: 桂林电视台  所属分类:回眸与扬帆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继续回眸“十二五” 扬帆“十三五”系列报道。“十二五”时期,我市工业围绕转型发展,积极适应新常态,通过实施创建国家“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三大行动,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预计我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是2010年的1.98倍,“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达到14.6%;预计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60亿元,是2010年的1.78倍,“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达到13.6%。

  作为桂林重大骨干企业的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工作,该公司坚持采用“燕京加漓泉”的双品牌运作模式;同时,为适应啤酒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环境,燕京漓泉建成了强大的“产供销一体化能力”,相继开发了生产ERP、设备管理、能源计量等系统,并使各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蒋受旭:“燕京漓泉在产供销各领域深入推动ERP建设,生产系统我们大量采购机器人,这不仅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供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在销售领域,通过信息化,使深度分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威力,同时结合互联网+,打造手机APP购物平台”。

  由于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工作突出,燕京漓泉不仅被授予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今年4月份成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并成为桂林市两化融合创新推进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单位。这些出色的业绩与公司大力实施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在转型中实现跨越战略密不可分。

  燕京漓泉的转型创新发展只是桂林工业发展的一个特例,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和技术改造的深入推进,我市工业企业技术水平得到长足进步。“十二五”时期,全市新认定自治区级技术创新平台59家,占全区新增数量的30%,是“十一五”时期认定的4.92倍。同时,我市还紧紧抓住国家推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通过促进产业的融合、技术的融合、发展理念的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超过400家企业开展了网上营销,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十二五”时期,“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还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在节能方面,全市重点耗能企业预计累计完成节能量30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23万吨标准煤的目标任务;在降耗方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0%,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1.94倍;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全市累计淘汰铁合金产能60.75万吨,水泥产能239万吨,造纸产能7.93万吨,制革产能5万标张,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投资也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悉,为了促进桂林工业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共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4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52个,竣工投产178个。燕京漓泉公司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建设的“国家级啤酒科研中心”、君泰福光伏发电及并网电气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桂林三金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化项目等一大批影响力深远的重大项目建设,为桂林工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5年,预计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22亿元,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87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54倍和2.72倍。“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8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14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140%,年均增长20.5%;全市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1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98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225%,年均增长22.2%。

  工业园区可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更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亿元,新增开发面积35平方公里,新增入园工业企业450家。一批如高新区创意产业园、民华科技企业孵化基地、荔浦县小微企业创业园、兴安县光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加快发展,桂林工业的集聚效应逐步得以显现。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预计全市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是2010年的3倍,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4%。
(刘宝成)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