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9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人员进行烟熏灭蚊。阿根廷卫生部称,一名居住在布市的哥伦比亚妇女确认感染寨卡病毒,这是阿根廷出现的首例寨卡病毒感染者。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寨卡病毒继续肆虐美洲,美国日前确诊当地首例本地感染个案,而且是近期首例证实的通过性行为传染的个案,一名得州居民与另一名寨卡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后,证实感染病毒,令人担心寨卡疫情可能加快蔓延到其他地区。
巴西卫生部门日前公布,截至上周,当地确定或怀疑与寨卡病毒有关的新生婴儿小头症病例增至4074宗,一星期内增加356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证实,一名最近从委内瑞拉返国、确诊感染寨卡病毒的患者,与得州达拉斯县一名居民发生关系后,后者血液内证实含有寨卡病毒。CDC总监弗里登指,此前已有个别案例显示寨卡病毒或可经血液或性行为传播,但大部分感染个案均是经蚊咬传播。CDC表示稍后将发布指引,指导民众如何预防因为性行为感染寨卡。
此前已有两宗病例显示寨卡病毒或可经性行为传播:法国专家曾在大溪地一名男子的精液内分离出寨卡病毒;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生物学家福伊2008年由西非塞内加尔返国后,亦怀疑通过性行为将寨卡热传给妻子。CDC又指出,虽然有研究发现母乳可能含有寨卡病毒,但暂未证实喂哺母乳会否对婴儿构成感染风险。
寨卡病毒1947年在非洲乌干达首次被发现,1952年初次证实人类感染个案,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微感冒症状及出疹,通常持续数日至一星期,接近80%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病征。不过近年有研究发现,寨卡病毒可能引致未出生婴儿发育异常,引致小头症,引起各界关注,更促使世界卫生组织(WHO)周一把寨卡列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世卫组织昨日对美国出现性行为传染寨卡病毒个案表示关注,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寨卡病毒传染与性行为或其他体液接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