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受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的影响,夜晚的桂林风雨交加非常寒冷。就在大部分人躲在室内取暖的时候,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救助流落在街头的流浪人员。
当晚,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首先来到市中心,在中山中路的一处通道内找到了一名流浪人员。
【一段现场】不怕不怕,我们是救助站的,今天天冷,你到救助站去住行不行,又不收费。(我知道,我现在不去?)今晚上天冷又下雨,风那么大(我走我走)。
尽管工作人员的反复劝说,这名流浪人员始终不愿意到救助站去。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救助站不能对流浪人员进行强制救助。流浪人员不愿意去救助站过夜,工作人员只好送上准备好的食品和御寒衣服。随后,救助站工作人员来到五美路、南门桥、雉山桥等流浪人员相对集中的地点实施救助。
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王端臣:“刚才我们从十字街,一直到这个点(雉山桥)大概有7个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我们劝了一个到我们救助站,其他的六个都不愿意去。”
当晚,工作人员一共救助了流浪人员11名。据了解,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就增加了上街巡逻的次数,持续开展救助行动。
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王端臣:“冬天来了,我们广大市民见到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尽量劝说他们到救助站,坐22路车接受救助或者打我们的电话(2560110) 我们的电话在街上也都有。”
当晚,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首先来到市中心,在中山中路的一处通道内找到了一名流浪人员。
【一段现场】不怕不怕,我们是救助站的,今天天冷,你到救助站去住行不行,又不收费。(我知道,我现在不去?)今晚上天冷又下雨,风那么大(我走我走)。
尽管工作人员的反复劝说,这名流浪人员始终不愿意到救助站去。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救助站不能对流浪人员进行强制救助。流浪人员不愿意去救助站过夜,工作人员只好送上准备好的食品和御寒衣服。随后,救助站工作人员来到五美路、南门桥、雉山桥等流浪人员相对集中的地点实施救助。
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王端臣:“刚才我们从十字街,一直到这个点(雉山桥)大概有7个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我们劝了一个到我们救助站,其他的六个都不愿意去。”
当晚,工作人员一共救助了流浪人员11名。据了解,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就增加了上街巡逻的次数,持续开展救助行动。
桂林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 王端臣:“冬天来了,我们广大市民见到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尽量劝说他们到救助站,坐22路车接受救助或者打我们的电话(2560110) 我们的电话在街上也都有。”
(谭香雨 吴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