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视网

桂视网>新闻>正在查看

纹身普遍不被认可“污名化”有历史渊源

2017年03月08日 09:20:17  来源: 桂视网  所属分类:置顶资讯  编辑:黄赐勇  阅读:   查看评论()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比较时髦的话题——纹身。提到纹身,许多人脑海中的浮现的画面也许是“左青龙、右白虎”的大花臂膀,但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纹身的发展更加多元化。甚至许多“小清新”风格的姑娘们都会在锁骨、脚踝等部位纹上一些小图案,让自己显得更加有个性。纹身在我们社会中已经发展多年,到底它的社会认可度怎么样呢?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市民 莫先生:“(做什么工作方便透露吗?)销售。(现在纹身比较普遍,那你个人对纹身来看?)不能接受,比较传统。(你对于纹身的人有什么印象呢?) 有一点不好吧不务正业可能我比较传统一点,我们70后的话对这种东西比较排斥吧。”
  市民 高先生:“我们是做销售的,我们公司好像没有规定不能纹身,按正常营销习惯 还是不允许这种纹身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无所谓我在公共场所看到好多人去纹身的 其实也蛮好看的,因为我朋友就是做刺青的那手臂上画的真的蛮好看的其实我可以接受的。”
  市民 廖先生:“我好像认识的朋友当中没有人搞纹身的,就是说没有纹身的,我自己也不喜欢纹身。(您是有点排斥是吗?)也不排斥,就是不怎么喜欢吧,纹身的人好像是黑社会那种性质的,纹身纹了一大板的。”
  市民 杨女士:“印象中挺酷的,他有些人做纹身是有一定的纪念意义或者是象征意义,如果是一个人在某一个位置做一个纹身为了掩盖自己的某些缺陷或者是给自己做一个纪念的话我觉得无可厚非啊,但是某些人做得特别夸张的话我就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浮躁啊。(对他们没有什么偏见是吧?) 没有,我觉得这是个人喜好,只要他不是特别过分,特别夸张我觉得这是人家自己的自由我无权干涉。”
  从记者随机采访的情况来看,只有少部分市民对纹身的态度比较宽容,大部分市民对纹身并不认可。为什么纹身发展到今天还是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它的污名化又是怎样造成的呢?这要从纹身的起源说起。纹身始于商周,又称为“墨刑”,是一种刑罚手段,指的是在犯人的脸上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再染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纹身不仅可以显著地区别罪犯和普通人,而且还能在相当程度上给罪犯造成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传统社会便形成共识,认为纹身是坏人的标记。
  在近代社会,虽然“墨刑”早已烟消云散,但许多社会不良分子热衷通过纹身来标记自己的属性,这也加剧了纹身的“污名化”。回到现在,我们不难发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黑社会、恶势力、社会不良分子,身上多有纹身。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风靡内地的香港电影《古惑仔》,电影里的主角手持砍刀、半露纹身的形象流传广泛。许多年轻人追逐效仿,甚至有人误入歧途。在影视宣传的作用下,那段时期,纹身几乎就是黑社会的代名词。而这带来的现实效应便是,纹身更加不受主流社会认可。纹身的不受认可,还在于它与国内社会推崇的儒家文化观念背道而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即使是掉落的头发、减掉的指甲,都应该小心翼翼的收集保存,更遑论破坏皮肤的纹身呢。甚至在士大夫眼中,纹身和断发一样,是“蛮夷”才热衷的事情。在儒家文化一直对纹身持批判态度的熏陶下,纹身在中国人眼中,明显是件“另类”、“非主流”的事物。
(李洁 文培 实习 蒋丽群)

相关内容:

扫码转发

精彩视频

热点排行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