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光旖旎的桃花江西岸边,有一所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学校——桂林市回民小学,这也是广西唯一一所以少数民族命名的学校。学校拥有包括汉族在内的十几个民族的学生共1100多人,而学校也一直以“承传统文化,扬民族精神”为教学特色,目前已经有许多民族元素课程被纳入到学校教育大纲中。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能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心中也将留有深深的民族烙印和民族情结。今天的“民族团结扮靓大美桂林”系列报道,我们就走进回民小学去看一看。
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介绍广西区内12个民族的文化墙,校园内绿树成荫,学校长廊上装点着教师采风拍摄的民族风情照片。板报、橱窗无不透出浓郁的民族文化芬芳。记者采访当天,学校的很多班级都在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由于当时正临近广西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所以这个月的班会主题就是“放歌三月三”。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孩子们发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已经成了学生的必备课程,而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班会,大家会根据班会主题,用小品、舞蹈、歌曲等艺术形式,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让大家在趣味活动中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民族。像我们采访的这个班就有壮、侗、苗、瑶、回等8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也占到了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
桂林市回民小学三年级二班班主任 白雅莉:“我们班因为拥有很多个少数民族的孩子,和汉族孩子们都交流得比较融洽,每次到这样的主题班会,孩子们就特别的激动,特别的兴奋,他们因为在这个班会上就可以各自交流分享他们各个民族的一些特色、文化、习俗,给他们根植‘一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样一个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就知道从小团结 大家积极向上,互帮互助。”
而就在采访的过程中,一阵优美悦耳的音乐声吸引了我们记者的注意。
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姑娘们在演奏壮族乐器天琴,天琴是壮族支系独有的乐器,外形独特,音色圆润,常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这群孩子学习天琴最长的有两年多,最短的也有一年了,现在大家已经能合作弹奏出好几只曲子了。
桂林市回民小学学生 郭思敏:“学校组织了这个天琴的表演,我就来试了一试,就有兴趣了,就在这里练天琴。”
桂林市回民小学学生 付文敏:“它是我们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人传承的话,就把这一门乐器给可惜了,它这个声音又那么好。”
除了将民族元素纳入教学大纲,学校也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上,要多多关爱少数民族学生。
这对可爱的小朋友都是维吾尔族,现在正在上一年级,听说刚来学校的时候他俩完全不会说汉语,跟老师之间的沟通也非常的困难,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现在不仅能轻松的跟老师同学交流,还学会了背诗。
桂林市回民小学一年级一班 班主任 刘晓萍:“经常有时候因为语言的障碍,有时候那些小孩,维族的小孩也觉得委屈,我们的汉族的孩子也觉得委屈,那么老师呢就在中间起个调节的作用,就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就让大家互相的包容,慢慢的要多跟他们做朋友,多交流,老师也说,反复的说,上课的时候,老师会主动的给他们提问题,仔细的解释给他们听,慢慢的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这两个维族的孩子 现在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沟通是没有问题了。”
一个儿童,关系着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牵涉着一个民族。桂林市回民小学以“各民族儿童健康、和谐发展”为要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民族特色的学校”为目标,建设民族知识宣传长廊、开设少数民族知识课、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民族教育队日或班会活动,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文学、服饰、歌舞、体育等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新方法、新思路,使民族文化教育在校园里结出累累硕果。
桂林市回民小学校长 白杜:“我们学校呢是把民族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这些,融入我的课堂,开发了这样一些校本课程,通过体育活动、音乐欣赏,一些美术的制作,让孩子去领悟到各民族的文化氛围,我们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民族精神,让回民小学的每个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深深的打上民族的烙印。”
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介绍广西区内12个民族的文化墙,校园内绿树成荫,学校长廊上装点着教师采风拍摄的民族风情照片。板报、橱窗无不透出浓郁的民族文化芬芳。记者采访当天,学校的很多班级都在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由于当时正临近广西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所以这个月的班会主题就是“放歌三月三”。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孩子们发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已经成了学生的必备课程,而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班会,大家会根据班会主题,用小品、舞蹈、歌曲等艺术形式,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让大家在趣味活动中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民族。像我们采访的这个班就有壮、侗、苗、瑶、回等8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也占到了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
桂林市回民小学三年级二班班主任 白雅莉:“我们班因为拥有很多个少数民族的孩子,和汉族孩子们都交流得比较融洽,每次到这样的主题班会,孩子们就特别的激动,特别的兴奋,他们因为在这个班会上就可以各自交流分享他们各个民族的一些特色、文化、习俗,给他们根植‘一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样一个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就知道从小团结 大家积极向上,互帮互助。”
而就在采访的过程中,一阵优美悦耳的音乐声吸引了我们记者的注意。
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姑娘们在演奏壮族乐器天琴,天琴是壮族支系独有的乐器,外形独特,音色圆润,常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这群孩子学习天琴最长的有两年多,最短的也有一年了,现在大家已经能合作弹奏出好几只曲子了。
桂林市回民小学学生 郭思敏:“学校组织了这个天琴的表演,我就来试了一试,就有兴趣了,就在这里练天琴。”
桂林市回民小学学生 付文敏:“它是我们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人传承的话,就把这一门乐器给可惜了,它这个声音又那么好。”
除了将民族元素纳入教学大纲,学校也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上,要多多关爱少数民族学生。
这对可爱的小朋友都是维吾尔族,现在正在上一年级,听说刚来学校的时候他俩完全不会说汉语,跟老师之间的沟通也非常的困难,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现在不仅能轻松的跟老师同学交流,还学会了背诗。
桂林市回民小学一年级一班 班主任 刘晓萍:“经常有时候因为语言的障碍,有时候那些小孩,维族的小孩也觉得委屈,我们的汉族的孩子也觉得委屈,那么老师呢就在中间起个调节的作用,就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就让大家互相的包容,慢慢的要多跟他们做朋友,多交流,老师也说,反复的说,上课的时候,老师会主动的给他们提问题,仔细的解释给他们听,慢慢的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这两个维族的孩子 现在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沟通是没有问题了。”
一个儿童,关系着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牵涉着一个民族。桂林市回民小学以“各民族儿童健康、和谐发展”为要务,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民族特色的学校”为目标,建设民族知识宣传长廊、开设少数民族知识课、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民族教育队日或班会活动,把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文学、服饰、歌舞、体育等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新方法、新思路,使民族文化教育在校园里结出累累硕果。
桂林市回民小学校长 白杜:“我们学校呢是把民族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这些,融入我的课堂,开发了这样一些校本课程,通过体育活动、音乐欣赏,一些美术的制作,让孩子去领悟到各民族的文化氛围,我们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民族精神,让回民小学的每个毕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深深的打上民族的烙印。”
(蒋沛玲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