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桂林市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 县域活,则全市活;县域强,则全市强。近年来,桂林市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副中心、重点城镇为支撑的大桂林都市圈;全市县域经济实现蓬勃发展,县域经济总量已占到了全市GDP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桂林实现转型跨越的的新动力,谱写着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域篇章。
交通通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和前提基础,这几年,在桂北大地,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路网建设步伐加快,桂林以路网的向前延伸,带动着县域经济的向前发展。(小标:织就路网描绘发展蓝图)
今年3月,位于灵川县的桂林北动车运用所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广西高铁枢纽桂林中心形成。桂林动车所占地面积约2000亩。配备了150名技术人员,设计可承担检修动车组最大量为120组。桂林动车所除了检修库之外,存车场面积达到了将近六百亩,共36股存车线,一共可以存76组动车。
桂林动车所所长 顾宁:“我们的检修能力相对于南宁所来讲,可以接近提高近20%这样。”
桂林动车所进一步巩固桂林十字相交高铁枢纽的地位,而对于桂林动车所所在的灵川县而言,动车所带来的则是经济发展的更美好未来。依托日渐发达的高铁运输网,灵川县明确了“开发甘棠江,建设高铁园,打造新灵川”的发展思路。将加快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建设,打造现代工业百亿元产业园区。
桂林动车所启用不久之后的7月1日,一辆装饰一新的动车组列车从这里检修完毕后提前抵达兴安北站,开启“桂林兴安·灵渠号”的首发之旅。当天,兴安县成为广西第二个拥有县域始发动车组列车的县城,为兴安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高铁动力”
南宁铁路局桂林车务段兴安北站 站长 何凌毅:“这趟动车的始发对我们兴安县的旅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高铁网络将桂林许多县城和一个个大城市形成3小时经济圈的同时,桂林高速公路路网正在打造各县和市区的一小时经济圈。2015年底通车的灌凤高速,不仅结束了灌阳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也是广西又一条出省大通道,更是灌阳走出桂林,面向大西南的重要通道。今年10月,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都将实现通车。至2020年,桂林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900公里,所有县区将实现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现代化路网的建设,直接带动的是大项目的入驻和经济的发展,各县区各自发力,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注入县域力量(小标: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注入县域力量)
2016年3月25日,桂林经开区正式挂牌成立。从此,桂林经济开发区与已发展比较成熟的桂林高新区,一起构成了桂林城区东西“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批强企也看好经开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目前为止,华为、中兴通讯、中车、比亚迪、浪潮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签约落地经开区。而在此之前,经开区已经累计引进23个项目入园,总投资额6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84亿元。经开区崛起的同时也带动了永福县和临桂区两地县域工业的发展。1至5月,经开区临桂片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4亿元,占临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9.3%;苏桥片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5亿元,占永福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放眼整个桂林,2016年,全市11县及临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70亿元,占全市的78.95%。
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几年,桂林持续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书记工程”,桂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小标:桂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013年以来桂林分三批建设示范乡镇44个,先后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乡镇接连城乡、传递文明、服务农村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提升,乡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一批工业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大镇、商贸物流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历史文化古镇正在崛起。今年6月,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交流会议上,市委书记赵乐秦在会上做典型发言,向全国介绍“桂林经验”。而城乡统筹发展的“桂林经验”已经不止一次走向全国,2015年,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桂林经验”在恭城向全国推广。2016年,桂林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也将乡村旅游纳入总体布局,全市有半数县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6年,桂林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万元,处于广西先进水平。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中,桂林的乡镇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画卷。
交通路网的建设,工业经济的提升,城乡统筹的发展,推动着桂林全市县域经济谱写着桂林发展的新篇章。(小标:县域经济谱写桂林发展新篇章)
这几年,桂林市加快灵川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步伐,积极推动荔浦、全州撤县改市,推动符合条件的乡撤乡改镇;做好全州、荔浦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推进兴安等6个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打造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桂北老家”;努力打造一批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生态美县、综合经济强县。据统计,2016年,全市11个县和临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499亿元,占全市的72.28%。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已有8个县(含临桂区)。增速超过广西平均速度的有5个县。县域经济在总量持续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经济转型已成为适应新常态的切入点。
交通通达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和前提基础,这几年,在桂北大地,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路网建设步伐加快,桂林以路网的向前延伸,带动着县域经济的向前发展。(小标:织就路网描绘发展蓝图)
今年3月,位于灵川县的桂林北动车运用所正式启用,这标志着广西高铁枢纽桂林中心形成。桂林动车所占地面积约2000亩。配备了150名技术人员,设计可承担检修动车组最大量为120组。桂林动车所除了检修库之外,存车场面积达到了将近六百亩,共36股存车线,一共可以存76组动车。
桂林动车所所长 顾宁:“我们的检修能力相对于南宁所来讲,可以接近提高近20%这样。”
桂林动车所进一步巩固桂林十字相交高铁枢纽的地位,而对于桂林动车所所在的灵川县而言,动车所带来的则是经济发展的更美好未来。依托日渐发达的高铁运输网,灵川县明确了“开发甘棠江,建设高铁园,打造新灵川”的发展思路。将加快推进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建设,打造现代工业百亿元产业园区。
桂林动车所启用不久之后的7月1日,一辆装饰一新的动车组列车从这里检修完毕后提前抵达兴安北站,开启“桂林兴安·灵渠号”的首发之旅。当天,兴安县成为广西第二个拥有县域始发动车组列车的县城,为兴安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高铁动力”
南宁铁路局桂林车务段兴安北站 站长 何凌毅:“这趟动车的始发对我们兴安县的旅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高铁网络将桂林许多县城和一个个大城市形成3小时经济圈的同时,桂林高速公路路网正在打造各县和市区的一小时经济圈。2015年底通车的灌凤高速,不仅结束了灌阳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也是广西又一条出省大通道,更是灌阳走出桂林,面向大西南的重要通道。今年10月,资源至兴安高速公路、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都将实现通车。至2020年,桂林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900公里,所有县区将实现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现代化路网的建设,直接带动的是大项目的入驻和经济的发展,各县区各自发力,为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注入县域力量(小标:重振桂林工业雄风注入县域力量)
2016年3月25日,桂林经开区正式挂牌成立。从此,桂林经济开发区与已发展比较成熟的桂林高新区,一起构成了桂林城区东西“两翼齐飞、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批强企也看好经开区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目前为止,华为、中兴通讯、中车、比亚迪、浪潮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签约落地经开区。而在此之前,经开区已经累计引进23个项目入园,总投资额6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84亿元。经开区崛起的同时也带动了永福县和临桂区两地县域工业的发展。1至5月,经开区临桂片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9.4亿元,占临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9.3%;苏桥片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5亿元,占永福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放眼整个桂林,2016年,全市11县及临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70亿元,占全市的78.95%。
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几年,桂林持续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书记工程”,桂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小标:桂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2013年以来桂林分三批建设示范乡镇44个,先后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建设,乡镇接连城乡、传递文明、服务农村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提升,乡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一批工业经济强镇、特色农业大镇、商贸物流重镇、旅游休闲名镇、历史文化古镇正在崛起。今年6月,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交流会议上,市委书记赵乐秦在会上做典型发言,向全国介绍“桂林经验”。而城乡统筹发展的“桂林经验”已经不止一次走向全国,2015年,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桂林经验”在恭城向全国推广。2016年,桂林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也将乡村旅游纳入总体布局,全市有半数县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6年,桂林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2万元,处于广西先进水平。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中,桂林的乡镇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画卷。
交通路网的建设,工业经济的提升,城乡统筹的发展,推动着桂林全市县域经济谱写着桂林发展的新篇章。(小标:县域经济谱写桂林发展新篇章)
这几年,桂林市加快灵川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步伐,积极推动荔浦、全州撤县改市,推动符合条件的乡撤乡改镇;做好全州、荔浦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推进兴安等6个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打造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桂北老家”;努力打造一批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生态美县、综合经济强县。据统计,2016年,全市11个县和临桂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499亿元,占全市的72.28%。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已有8个县(含临桂区)。增速超过广西平均速度的有5个县。县域经济在总量持续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经济转型已成为适应新常态的切入点。
(记者 黄秉 何永芳 秦楚智 刘天惠(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