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显示——
广西大学生月生活费高达1300元?
大部分受访学生认为这一数字合情合理
社科专家称理性消费应列入大学教育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梁如雪 实习生 黄军霞 韦光辉
核心提示
不久前,浙江一位母亲在网上发帖求助,表示自己女儿在杭州读大学,她每月提供1200元伙食费,其他购物的费用则另计。没想到这个费用令女儿很不高兴,反问她“是不是亲生的”、“1200块要饿死她吗”。此帖一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大学生月消费到底是多少?月消费在什么平均水平才是合理的?对于有劳动能力却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们,这确实是一个颇显尴尬的话题。为此,我们走访了广西本地的大学生人群、社会人士以及社会学专家,谈谈对此的看法。
1
调查数据
本地大学生认为月消费1000元左右为主流
日前,麦可思研究院公布了一份“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注:不包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而家庭是学生生活费的最主要来源,94%的学生生活费由父母或亲戚提供,其次为打工兼职。这其间,高考直通车网站总结了部分地区大学生生活费参考标准(每月),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大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高达1304元,排到全国各省份中的第6位。
全国大学生生活费 参考标准前十名
1 福建 1486元
2 上海 1467元
3 浙江 1411元
4 北京 1399元
5 广东 1349元
6 广西 1304元
7 黑龙江 1297元
8 海南 1271元
9 江苏 1208元
10 湖北 1103元
(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调查报告)
广西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需要多少?(据34份问卷统计)
1000元以下 50%
1000~1500元 38%
1500元以上 12%
“每个月800元到1000元之间都有过,费用主要还是花在吃上,基本要花费600元。”广西师范学院大三学生陈玲玲的每月的消费情况,应该是绝大多数广西学生基本的一个常态,月平均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的学生人群当中,生活费支出的主要项目为日常吃喝,其余杂项则是话费、生活类用品、网购衣物等。“消费主要集中在学校内吃饭,购买生活用品等。外加偶尔的同学聚餐,1000元左右是可以了的。”广西钦州学院大三学生白丽萍认为。
不过,仍有半数学生的消费要超过了1000元,普遍达到了1500元左右。这部分的学生,在饮食、生活用品的花费之外,还增加了买衣服、化妆品、大学生日常聚会、旅游或者谈恋爱、购买电子设备和游戏装备等。桂林理工大学学生陆李达认为,1200元左右的消费仅限于满足日常的基本饮食,如果还要考虑额外的项目,那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大部分的广西学生对于高考直通车网站中得出的数据都认为是“合情合理的”。
“数据平均值是处于一个正常标准的。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已经处于一个成年的阶段了。在这个年龄段,国外的学生需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而中国的学生父母还在不断提供金钱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珍惜,而不是去对父母一味的要求和苛责。”广西大学学生马金萍认为,从事件中来看“女儿”的消费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开销是足够的,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视情况增加,但不应该以此责备父母。
2
各方观点
重要的是让孩子 知道自己身份的转变
与这些有劳动能力却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们人群不同,家长们则认为树立三观远比直接给钱重要。
“有钱就多给点,没钱就少给点。”做生意的陈女士认为,对于子女,父母总是“能给就给”。从事保险行业的黎女士说,从父母的角度来看,给孩子的生活费,能满足他们在大学期间基本生活需求就可以了。但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也相对比较溺爱,因此自小都会在日常开支中有一些“超前消费”,这样其实不利于大学生的自强自立与勤俭节约。市民刘女士也认为,大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游戏、旅游、化妆品、请客聚餐等消费不应该称为学校生活中要考虑的事项,观念正确的学生也不会有此需求。
相对于讨论消费水平的高低与均衡与否,一部分的人则认为“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广西某高校的梁老师说,统计数据平均值高低其实也只是投票人的一种态度,可以从中感受到家长教育方式和社会风气的映射。但实际上,一个家庭个体的消费高低没有什么好去指责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明白自己这个身份的转变,如何从“学生”转变为“成人”以至于“社会人”,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以及自己未来所应该肩负的责任,这才是重要的。
3
专家建议
大学有必要开展理性消费知识学习
曾有教育专家表示大学生消费是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存在的,作为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广西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姚华也赞同这个观点。
在本报的调查中,大学生理财几乎为一片空白,在他们看来“几百块钱没有什么可理财的”。姚华提到,之所以会出现孩子责备母亲生活费给得不够多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父母把孩子放在过于重要的位置,在生活上习惯尽可能多的给她资源,但是却没有教会孩子感恩。长期以来,孩子过多地索取、得到很多关爱,但是却没有想到要为家长、为社会去付出。不少孩子对于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观念是缺失的。
姚华认为,理性消费和大学生理财应列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是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在学校里开展这方面的课程或者讲座,可以在提倡理性消费的同时管理好自己的财务。“例如此前出现的大学生贷款现象,这些问题说明理财教育是缺失的。很多孩子尽管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的,但毫无理财意识、危机意识。”姚华认为此类教育在大学内推行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