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同心 双促共赢
——看灌阳如何实现基层党建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
近年来,灌阳县牢固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理念,实现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双促双赢。2017年,全县完成10个贫困村、10495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党建载体”助推精准扶贫
现在,灌阳县新街镇江口老街破败的房屋被修缮一新,古风古貌的建筑群落煞是好看。眼看进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卿大娘怎么也没想到,这片老房子还能焕发新光彩。
江口老街的新变化,正是江口村党支部借助党委政府、党员特派员、基层党组织三级联动,引领群众走出脱贫路的鲜活事例。去年以来,该村以唐景崧故居、江口老街等古村落旅游资源为依托,结合千亩梨场、农家乐等农业休闲旅游,走出了一条立体脱贫致富路。江口村还依托电商渠道,将雪梨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向市场。2016年底,江口村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灌阳县从2015年开始每年安排资金270万元,撬动整合其他项目资金近2亿元,以“红色文化教育、古村落保护、绿色生态建设”为党建载体,因地制宜地打造“红、古、绿”基层党建示范点。
目前,该县已打造了27个示范效应好、带动作用强、个性特色鲜明的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并全部被授予星级党组织,共惠及贫困户1290户、贫困人口4881人。
“两支队伍”带快攻坚步伐
为带领村民摘掉穷帽,灌阳县黄关镇大竹山村党支部书记陆增义放弃了在县城开店当老板的舒适生活。他回到山村,率先在村里流转土地100多亩试种罗汉果,取得收益后,又带领村民扩大规模种植200亩。
眼下,几百亩罗汉果已进入采收期,按电商的订购价计,每亩可以得纯利2000多元,仅此一项,村民可增收60多万元。
只有选好能干事、会干事、爱干事、敢干事的基层带头人,才能真正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7月28日,灌阳在全区领先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选出的1668名村“两委”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比上届高出66%,“80后”全脱产村级干部比上届新增12人。一大批经济能人、种养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成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除了选优配强基层“当家人”,灌阳县还加强对全县65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83名乡村建设队员的选派和管理工作,用好“驻村人”队伍。2016年以来,各后盾单位为全县65个贫困村帮扶资金及物资800余万元,为贫困村引进10万元以上项目30多个,维护、硬化村屯道路近180公里,实施改水、改厕、绿化等工程100余项。
党员“充电”增强脱贫后劲
扶贫“主战场”,干部“练兵场”。近日,灌阳县新街镇政府会议室内,该镇所有新任村级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履职能力闭卷测试。一场考试下来,不少考生额头沁汗,感慨颇多。
“想得高分可不容易啊!”邓家村新任党支部书记卿桂平说,考试内容不仅包含相关党建知识,还充分考查了如何融汇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
“这场任前‘赶考’,是灌阳县村级党组织换届后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新任村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岗位职责基本能力的检验。”新街镇党委书记蒋汉周说。
为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脱贫致富能力,灌阳县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途径,通过测试、培训、宣讲等方式,努力培养和锻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敢担当的高素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2016年以来,全县开展专题培训90多期,培训农村党员7500多人次。不久前,还选送换届选举后新任村“两委”干部60人参加市级培训,帮助他们全面增强脱贫攻坚和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