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二塘镇大水村自然环境恶劣,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613户农户中就有103户是贫困户。“大水无水,专拖后腿”,民间顺口溜是对大水村人畜饮水困难、村民生活困苦的真实写照。
为了帮扶大水村脱贫摘帽,2016年市工商局选派以陈桂宁为第一书记的红盾扶贫工作队进驻大水村。工作队家家走访、户户谈心,认真了解村情,在对贫困户准确识别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产业与就业相结合、兜底与托底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思路。
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
红盾扶贫工作队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扶贫对象脱贫信心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如何激发贫困户脱贫摘帽的内生动力?红盾扶贫工作队探索出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
在扶志方面,红盾扶贫工作队把扶贫政策、技术送到家中,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坎上,鼓励他们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
贫困户李时永的贫困帽戴了8年,被村里人戏称“铁帽子”。由于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他养啥啥亏、种啥啥赔,丧失了信心。红盾扶贫工作队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对策,鼓励他重新振作。为了去掉李时永等贫困户缺技术、不懂管理的“心病”,红盾扶贫工作队邀请一批专家,全程参与、精心指导。2016年,李时永家种植的2亩柿子大丰收,每亩增收4000多元;今年5月,2亩油桃也借助红盾扶贫工作队开通的扶贫产品微信群销售一空。、
扶智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二塘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李琴家境贫寒,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体弱多病干不了体力活。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懂事的李琴选择了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家务。为了解决贫困家庭的孩子受教育问题,红盾扶贫工作队后盾单位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党旗领航·红盾助学”活动。联合市旅游批发市场北斗商业区业主管委会和市飞达文具部爱心志愿者,为李琴送去慰问金,帮助她继续完成学业。在红盾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大水村一批符合国家扶贫政策的贫困家庭子女,均享受到国家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如今全村没有一个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儿童。
产业+就业变“输血”为“造血”
如何改“输血”为“造血”,实现不可逆的脱贫?为尽快实现破题,红盾扶贫工作队把目光聚焦在大水村产业发展与村民就业上。
大水村柿子和油桃种植面积达1200亩。表面上看,似乎形成了农业种植“一村一品”格局,但红盾扶贫工作队实地调研后,发现农户种植的大多数是附加值不高的毛桃,市场收购价格很低;柿子也因找不到销售市场烂在地头。
为了解决种植品种不优和柿子销售难问题,红盾扶贫工作队一方面积极与农业部门联系,引进新品种,逐步改善种植结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牵线搭桥,动员大水村与周边另外两个贫困村成立了以贫困户为基础的平乐县宏森水果合作社,探索建立“互联网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合作社和贫困户实施商标战略,使销售模式从传统批发向网络销售转变,从根本上解决柿子销售难题。
如今,大水村柿子被制作成柿饼后,装入专门设计、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包装袋,通过电商平台和微信平台进行销售。平乐县宏森水果合作社经过申请,已经通过食品安全QS认证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农产品出口产地认证,合作社产品目前已销售到东盟各国。
合作社成立后,聘请村里的贫困户作为选果工人。“清洗、晾晒、包装、搬运每一个环节都要人手,农户除了自己种植桃子、柿子赚钱,卖完果后还可以到合作社上班创收。”合作社负责人王荣明说。
兜底+托底斩穷根摘穷帽
如何保障因病致贫、无劳动能力致贫的贫困户生活问题?红盾扶贫工作队经过反复摸索实践,探索出综合运用党的惠民政策兜底与新农合、农村养老保险托底相结合的办法,帮助贫困户斩穷根、摘穷帽。
大水村贫困户李林浦一家五口,3个儿女在学校读书,家庭负担较重。妻子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后,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背负了数万元的债务。红盾扶贫工作队入户调查了解情况后,在教育、医疗、产业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尽最大努力帮助李林浦家脱困。今年6月,市工商局工会、妇女委员会专门走访慰问了李林浦一家,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
养老问题是一些年老体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最关心的问题。大水村孤寡老人李志熊生活十分困难,红盾扶贫工作队联系镇民政部门免费为他办理了农村养老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手续,让他能够安享晚年。2016年,大水村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7%、99.3%,农民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脱贫攻坚的政策兜底和医保、社保的托底作用越来越大。
2016年以来,红盾扶贫工作队联合市盛景国旅党支部、市批发城党支部等企业(协会)党支部,开展一系列扶贫帮困活动。大水村因扶贫成效突出被评为“桂林市精准扶贫信息化帮扶示范村”、“桂林市精准扶贫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