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发展新篇章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西专场新闻发布会答问实录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主题发布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记者 黄 克 梁凯昌 摄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记者提问。记者 黄 克 梁凯昌 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黄 克 梁凯昌 摄
新闻发布会备受中外媒体记者关注。记者 黄 克 梁凯昌 摄
9月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以“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为主题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西专场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回答有关提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媒体记者围绕广西解放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建设和保障、脱贫攻坚、民族团结、旅游发展、对外开放等内容踊跃提问,鹿心社、陈武用详实的数据、鲜活的实例一一回答,全面介绍了广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不懈努力、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解放思想大胆闯、放手干
八桂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今年自治区党委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工作方针。请问,十六字工作方针提出的初衷是什么?迄今为止,给广西带来了什么变化?
鹿心社:感谢您对广西工作的关注。自治区党委提出十六字工作方针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推动广西加快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广西仍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这个最大区情没有变,仍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这个最大实际没有变,仍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关键时期也没有变。如何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我到广西工作一年多,走了全区14个设区市和100个县(市、区)。在调研过程中,很多干部群众都说,广西不缺资源、不缺机遇、不缺政策、不缺平台,缺的是解放思想大胆闯、放手干的勇气和魄力,缺的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猛将、闯将、干将。大家都认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抢抓广西发展历史性机遇,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迫切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自治区党委根据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建议,确立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十六字工作方针。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区上下持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讨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清了广西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症结,进一步明确了广西改革发展的方向、目标和路径,全区上下呈现出担当实干、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刚才您也问到变化,我觉得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再解放。重点破因循守旧思想、立改革创新意识,破封闭狭隘思想、立开放合作意识,破安于现状思想、立开拓奋进意识,破甘于落后思想、立创先争优意识,破畏首畏尾思想、立敢闯敢干意识,破等靠要看思想、立主动作为意识。通过这“六破六立”,引导干部跳出条条框框限制、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摆脱惯性思维束缚,以新思路、新举措开辟经济社会发展新境界。
二是改革再深入。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蹄疾步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是开放再扩大。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质增速,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重大事项稳步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四是创新再提速。着眼于补齐创新短板,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培育发展新动能。
五是干部勇担当。自治区党委先后出台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1+6+3”系列制度文件,“担当为要、实干为本、发展为重、奋斗为荣”理念深入人心,担当实干、干事创业的氛围在全区日益浓厚,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八桂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对广西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让创新成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新华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近年来广西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请问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广西如何让创新成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源?
陈武:感谢新华社记者对广西高质量发展的关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视察广西时要求我们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研究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广西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工作时强调,要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过去一段时间里,广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强力拉动,这种粗放型的高投入、高消耗增长方式短期内可取得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出现生产要素不断趋向枯竭及环境严重污染等后果,经济增长低效益、低水平并且也将逐渐失去动力。广西是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着力推动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结合广西实际,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全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比如,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增多的情况下,广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淘汰了一大批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的“散乱污”企业,尤其是我们顶住压力,坚决取缔“地条钢”,淘汰了一批落后过剩产能。全区上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已形成了共识,对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特别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产业、企业,我们坚决予以取缔,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推动传统产业“二次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工作时指出,糖、铝、机械、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家底,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重组,推动这些产业实现“二次创业”。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二次创业”,本质上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从粗放、低技术水平、低端产品、高消耗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中高端产业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比如,广西蔗糖产量占全国60%,产量虽大但质量水平不高,平均亩产才4吨多。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我们推进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现在初步建成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超过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的1/3,亩产达到6吨以上,糖分达14%。同时,我们对糖厂也进行了改革重组,糖企“散”“小”“弱”的状况正在逐渐转变,目前制糖集团已由前几年的17家重组减少到11家,年制糖能力超百万吨的企业集团达到6家,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再比如,机械工业在广西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机械工业产品和技术水平都不高。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全力促进机械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如今柳工、玉柴等机械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已进入全国前列。
第三,坚持科技创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广西科技创新能力较低,基础也比较薄弱,很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空白。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产值已达到1300亿元。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围绕广西特点打造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性能新材料等“九张创新名片”,自治区还专门设立了50亿元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同时,我们还实施了“三百二千”工程,所谓“三百”就是突破100项重大技术、创建10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育100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二千”就是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转化1000项重大科技成果,以此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我们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发挥广西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第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水平的营商环境。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主动对标对表世界和先进地区水平,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今年,我们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目前,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获得电力、用水报装、获得信贷等7项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的办理环节、办理时间、申请材料实现了大幅压缩,营商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广西任务艰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抢抓发展新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争取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
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光明日报记者
刚才陈武主席说到制糖业,我们知道制糖业比较大的问题是污水治理,我想知道广西在防污治污上有什么举措?因为我们都想保护心目中广西甲天下的山水。
鹿心社:感谢您对广西生态环境的关心。我就生态环境这个话题简要介绍情况,也结合回答您提的污水治理问题。
广西生态环境质量多年来始终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3位,城市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都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来,不断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一是精心呵护好绿水青山。走绿色发展路子,首先得把绿水青山保护好。我们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行湖长制,探索林长制,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构筑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生态保护屏障。对污水处理,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在城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集中建设污水处理厂,布设管网;对一些独立的工矿区和乡镇,我们采取分布式处理方式;对面广量大的农村,我们采取物理、生物等方式,因地制宜解决污水处理问题。我们通过严格的保护,使八桂大地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二是充分发掘“金山银山”。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好,走绿色发展路子,光保护绿水青山还不够,还得充分发掘“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中的关键是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我们依托广西优良的生态资源,深入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打好“绿色牌”“富硒牌”,广西富硒土壤面积全国第一,同时还有独特的“长寿牌”,全国有75个“中国长寿之乡”,广西有25个。我们把这些优势发挥好,推动环保产业、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健康养生等重点产业发展,打造完整的生态产业链,变“绿”为宝、点“绿”成金,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三是着力推进生态惠民。主动顺应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向“盼环保”、“求生存”向“求生态”的需求转变,统筹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等一系列惠民举措,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让良好生态成为展现广西美丽形象的发力点,在保护好生态环境中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保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新闻社记者
今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筹措625亿元,实施十大类为民办实事工程。请问目前这个筹资目标实现了吗?广西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陈武:谢谢记者同志对广西民生建设的关心。加强民生建设,是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作为民族地区、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同时又是沿海沿边地区,一方面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紧紧抓住民生这个核心和重点,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刚才记者朋友说到,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筹资625亿元实施十大类为民办实事工程。实际上,广西已经连续多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为民办实事工程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不仅是自治区政府,全区各级政府每年都把为民办实事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项政府重点工作,向老百姓作出承诺,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作出部署安排。在推进民生建设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围绕民生重点领域做规划做方案。比如教育方面,教育是广西突出的民生短板,过去一段时间,广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部分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或者国家标准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教育补短板力度,陆续出台了系列推进广西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实施了教育发展“双千计划”,通过投入1000亿元资金,建成1000所学校来补齐教育短板。现在,广西学前幼儿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等指标有了大幅度提升,有的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医疗卫生方面,我们实施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不断加强乡镇卫生院、县级综合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大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能力。
第二,着力筹措资金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广西虽然财力薄弱,在中央给予支持的同时,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民生事业发展,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由2012年的76.1%提升到2018年的80.5%,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已累计投入3886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建设一批服务基层、贴近民生的社会公益性项目,使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各族人民。在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筹措资金625亿元,抓好社保、健康、教育、水利、安居、农补、生态、文化、扶贫、科技等十大类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7月,自治区财政已累计筹措下达资金723亿元,完成年初计划(不含市县筹措部分)的115.68%,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筹措任务。
第三,加大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建设力度。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进度、保障进度按计划推进实施,以2018年度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为例。实施社保惠民项目,共计发放城乡基本养老保险金67.35亿元,为我区24.5万特困人群发放基本生活补贴,累计为562万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实施健康惠民项目,发放城乡基本医疗保险211.28亿元,支持全区范围内免费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教育惠民项目,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363所、普通高中44所,为114.4万困难学生提供了营养餐。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方面,我们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全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8%降至2018年的3.7%,近3年累计脱贫325万人。
虽然近年来广西民生建设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不少短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民生工作建设力度,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广西连续3年在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等次。我们了解到,广西脱贫任务仍比较繁重,请问在剩下一年多的时间中,广西如何继续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
鹿心社: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截至去年底,全区仍有1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20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还很艰巨。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让老区和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的嘱托,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区之力集中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切实做到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打好“四大战役”。
一是打好义务教育保障战役。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广西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我们将着眼贫困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抓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有些边远地区小学的规模很小,但如果把教学点撤掉,孩子上学就要走很远的路,我们统筹考虑办好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义务教育学校,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切实解决边远山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远、上学难问题,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因我们工作不到位而失学辍学。
二是打好基本医疗保障战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广西贫困户致贫返贫的首要原因。有的贫困户本来已经脱贫了,家里有人得了病又陷入贫困。我们将发挥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医疗救助、财政补助5道保障线作用,加大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今年年底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建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切实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做好防治工作,尽量少得病,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三是打好住房安全保障战役。拥有安全稳固的住房,是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记者朋友有的可能没有到过广西边远贫困的大石山区,过去他们住的房子,不只是四面漏风,至少是六面漏风,一抬头可以看到天,底下是用木头支起来的,也是透风的。这种状况这几年通过脱贫攻坚逐步解决了。我们将加大贫困人口危房改造兜底力度,建立危房改造台账,一家一户精准管理。我们把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今年改造范围,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让更多贫困群众能够早日住上安全宜居的新房。
四是打好饮水安全保障战役。广西的深度贫困地区大多是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大多是喀斯特地貌地区,雨下得不少,但雨水都从地底下流走了,过去饮水不安全是个普遍现象。我们大力推进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大会战,建立健全饮水工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年内全面解决大石山区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让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在“两不愁”的基础上,把“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这四件事抓好,确保全区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不拖全国后腿。
广西各民族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
中国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请问广西在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上有哪些具体做法?
陈武: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去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广西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题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称赞广西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58年广西成立之初,地区生产总值只有24.52亿元,到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万亿元,达到20352亿元,是1958年的830倍。民生领域得到极大改善,201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436元和12435元。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融洽和谐。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干部队伍茁壮成长,全区公务员队伍中少数民族干部比例达43.6%,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4.6个百分点。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大家所熟知的电影《刘三姐》就是广西民族文化标志性作品。近些年,我们还打造了“壮族三月三”等民族节庆文化。
在推进民族团结工作中,我们始终注重坚持和抓好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民族政策。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区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新格局,推动了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广西落地生根,广西各民族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第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区成立以来,建立了12个民族自治县和59个民族乡,出台了一批涉及民族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法制体系,有效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利。第三,坚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实现年均8%的中高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元,总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推进“市市通高铁”建设,14个设区市中有12个开通高铁,建成运营1771公里,高铁里程位居全国第一;推进“县县通高速”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5500公里,111个县(市、区)中有101个县通高速公路,通达率达91%。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第四,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各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建立了78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自治区每5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支持和指导自治县、民族乡举办成立逢十周年庆祝活动。第五,坚持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在广西有130多万个家庭由两个民族以上组成,各族人民相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因此,我们更加关注民族团结工作,依法依规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及时发现和化解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隐患,不断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以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新起点,继续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让党的民族政策在广西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旅游资源丰富的广西在念好“山海经”方面有哪些做法?如何打造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陈武: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众所周知,广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相信很多朋友曾到广西旅游,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事实上“广西处处是桂林”。从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条件来说,第一是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自然风光资源;第二是北部湾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全国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中,除了海南以外就属广西北部湾沿海最具特色;第三是边关风情资源,广西拥有696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第四是百色起义、湘江战役等可歌可泣的、彪炳千秋的红色文化资源;第五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世居民族12个,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第六是以“巴马”为标志的长寿康养旅游文化资源等等。可以说广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特色鲜明。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召开了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制定了相关规划和工作方案,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对旅游发展的扶持和支持力度,今年还将召开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这里我想特别介绍的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重点打造了一批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第一是国家批准建设的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我们正以世界一流为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第二是依托北海银滩、涠洲岛以及钦州、防城港等丰富的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打造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第三是以巴马为核心,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同时,我们还以德天跨国瀑布为支撑,着力打造边关风情旅游带。通过这“三区一带”建设,再加上红色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资源,加快推动广西旅游跨越发展。2006年至2018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从7600万人上升至6.83亿人,年均增长20%;旅游总收入由368亿元增长到7619.9亿元,年均增长28.7%,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我们真诚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以及全国各地的朋友到广西旅游、考察,为广西旅游发展助力。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做好旅游发展各项工作,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景区建设,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广西重要支柱产业,努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贡献。
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新时代广西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记者
广西沿海、沿江、沿边,区位优势很明显。近年来,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批准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请问广西将如何抓住这些机遇,更好地谋划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盘活开放发展这一盘棋?
鹿心社:感谢您的提问,您对广西的特点特色把握得很准。广西最大的优势在区位,最大的潜力在开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西开放发展,要求我们加快形成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结合广西实际具体化,充分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结合刚才您提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门户等平台的建设,以高水平开放引领新时代广西高质量发展。
当前,广西正加快建设“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这个格局主要有以下考虑。
南向,主要是以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面向东盟和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发展临港产业、向海经济,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北联,主要是以广西北部湾港为陆海交汇门户,深化与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西部省份合作,把“一带”和“一路”在我国西部地区畅通连接起来,形成共谋开放、共赢发展的开放合作格局,进一步发挥好广西作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作用。
东融,主要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提升做实珠江-西江经济带,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接受大湾区辐射,对接大湾区市场,承接大湾区产业,借力大湾区发展。广西是距离大湾区最近的省份,梧州市与大湾区直接相邻。
西合,主要是联合云南等省份,加强与越南、缅甸、老挝等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规则、标准“软联通”,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服务国家周边外交。
我们围绕构建这么一个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目前正在着力做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设国际通道。抓住国家出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广西作为新通道陆海交汇门户的作用,着力在“畅通、高效、经济”上下功夫、求实效,联合通道沿线国家和西部省份,共同打造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加快形成贯通中国西部地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效益最优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二是做实开放平台。本月下旬,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举行。我们将按照“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实效”的要求,大力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版,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大家知道,国务院最近批复同意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我们将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努力把试验区建设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我们将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积极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运营服务基地、财富管理服务基地、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和金融交流培训基地“四大基地”,更好地服务与东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
三是深化产能合作。进一步加大“引进来”力度,聚焦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和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三新”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鼓励广西企业开拓东盟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大力推动钢铁、机械、汽车等传统优势产业走出去,不断提升广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大行动,积极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我们的目标是先进入全国前列,最终达到世界一流。同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重商、亲商、安商的工作机制,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企业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贴心的服务,把广西建成国内外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魏 恒 董文锋 陈贻泽 龚文颖采写)